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議會兩問政聯盟盼中央給金門一個發展機會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記者:許峻魁
  • 新聞日期:113-08-06
「來自金門基層民意的呼籲與感謝」連署記者會,與會者合影。(許峻魁攝) 「來自金門基層民意的呼籲與感謝」連署記者會,與會者合影。(許峻魁攝)

金門縣議會跨黨派問政聯盟政團與無黨籍聯盟政團昨日號召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共同簽署「來自金門基層民意的呼籲與感謝」連署書。議員陳泱瑚表示,這一份連署共有一百餘位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們簽署,目的是希望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總統賴清德能給金門一個發展的機會,且在兩岸對話困難下,對金門是一個契機,可藉由金門模式作為雙方溝通的橋樑。

金門縣議會跨黨派問政聯盟政團與無黨籍聯盟政團發起的「來自金門基層民意的呼籲與感謝」記者會,昨日上午十時在縣議會綜合大樓舉辦,由議員陳泱瑚主持,議長洪允典、副議長歐陽儀雄、議員蔡水游、洪鴻斌、王國代、石永城、陳錦偉、張雲量、周子傑、許大鴻以及各鄉鎮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代表等,及各鄉鎮村里長出席。

陳泱瑚表示,跨黨派以及無黨派政團這次邀請金門最基層的民意代表們共同發聲,是因為看到這一年多來美中台之間的緊張氛圍,希望金門扮演著重啟對話的一個角色,因此邀集代表、村里長們一起來共同呼籲,希望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能夠重視金門鄉親的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是八月五日,陳泱瑚說,會選擇在昨日召開記者會正是因為昨日是兩岸通水六週年的大日子。他認為六年前得來不易的通水,讓金門未來在飲用水方面不用再面臨到無水可用的窘境,此次與各級民意代表共同的連署,也是希望共同來感謝陸方對於金門供水。

陳泱瑚還說,兩個黨團皆認為既然陸方已經願意供水到金門了,也代表是兩岸融合發展的一個起點與開始。他強調「水」是民生最重要的資源,未來在因應氣候變遷時,各國不論在水資源還是電力等各方面的能源將會漸漸的缺乏,因此「水」都願意提供給金門了,還有什麼不能通的?因此他向總統賴清德喊話,希望讓金門成為與對岸作為兩岸融合發展的一個試點,金門要大開大放則應讓金門成為永久的非軍事區,才能確保金門有一個安全和平的環境,如此也才能談論如何生存與發展。若在兩岸政治氛圍如此緊張的狀況之下,將無人敢來金門投資,也沒有遊客敢來金門旅遊,故而必須要認真跟審慎的面對問題,共同來發起向中央政府喊話「給金門一個機會」。

陳泱瑚希望中央政府能夠同意廈金大橋的興建,他相信民進黨既然自許為民主、尊重民意的政黨,因此要呼籲執政黨給金門一個發展的空間跟機會,把廈金大橋建起來,目前該橋在對岸已經如火如荼的興建到翔安了,就差金門端還遙遙無期。他說,記者會的召開是希望倡議廈金大橋興建,以及金門要有一個非軍事區,他也相信賴清德總統曾在金門當兵,對金門是有情感的,也很了解金門的民生疾苦。

議員蔡水游認為,廈金大橋興建與否,其實是美國說了算,金門提出的諸多政策中央沒有同意,深究背後原因是美國當局不同意使然。他還提到金防部國防預算多了近三十億蓋宿舍,主要提供給美軍顧問團居住,他強力反對外,也直指包括飛彈基地都要撤除,非軍事區一定要落實,否則到時候損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呼籲鄉親要有共識。

議長洪允典則指出,民進黨修訂反滲透法,打壓社會上的輿論,金門要的不是錢而是政策,金門非軍事區最好讓金門成為自治區,如此就可以自行立法,可以做經濟上、部分兩岸之間甚至是世界的交流的安排,而金門在海外有六十多萬的華僑,都是後盾。

陳泱瑚也回應與會者的建言表示,很多事情其實中央政府對金馬等離島漠不關心,若不給錢總要提出政策,因此除了適度喊話外,如有需要也會邀請旅台鄉親發起大遊行,讓民進黨政府正視金門,台灣許多政治人物口口聲聲說欠金門一個人情,但實際上口惠不實。他認為現在正是轉變的好機會,兩岸契機在金門,在官方對話困難下何不嘗試金門模式,由金門做為與大陸的溝通橋樑。他強調,既然都通水了,那就無國安問題,未來面對通電、氣等都可利用廈金大橋來連接,可讓金門未來有無限可能,包括發展新經濟模式,由金門扮演大陸企業的經貿加工的特區,這是中央可給的政策,希望總統賴清德可以聽進去。

這份「來自金門基層民意的呼籲與感謝」連署,提出數點感謝與建言希望兩岸政府納為共融發展政策,內文分別為:

「一、感念陸水供金:「陸水供金」工程,德澤廣被一方,造福金門百姓,解決長年飲用水匱乏之苦,全民同聲感戴。適逢兩岸通水六週年紀念日,吾人應心存感激,當以「飲水思源」之心,齊向兩岸政府玉成其事致敬,也藉資感謝所有投入參與「陸水供金」工程之仁人志士之功勞。殷望未來兩岸政府在「通水」合作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開啟「通電」、「通橋」、「通氣」等民生建設,為金門融合發展立下宏基。

二、全力支持「金廈大橋」鳩工興建:金門、廈門咫尺之隔,自古相互依存,同文同種,同為傳承炎黃子孫之血脈。二○○一年一月二日兩岸「小三通」正式啟動,便捷航運渠道讓兩地人民生活關係更為密切,經濟生活圈儼然已成大環境趨勢。今日欣見陸方啟動「廈金大橋」鳩工興建,前瞻未來金廈兩岸經濟共融發展前景,自是萬眾矚目,繁榮可期,更彰顯其重大意義。殷盼政府能夠以「民生為本」,在兩岸本於平等、互利、互惠與和平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共同合力讓「金廈大橋」建設早日實現,成就金門廈門共融發展美好希望。

三、持續倡議「金門縣為非軍事區」試點:歷史殷鑒告誡世人,遠離戰爭始能開創萬世太平。祖輩親歷「日本侵華佔領」、「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深刻體認戰爭之殘酷與無情,每當憶及,餘悸猶在。俄烏兩國開戰已逾二年,平民生靈塗炭,顛沛流離失所,景況淒涼慘絕,讓人不忍卒睹,是為血淋淋之事實例證。為避免吾等後輩子孫重蹈戰事之苦難,籲請政府重視金門基層民意心聲,將金門縣作為「非軍事區」之試點,讓百姓遠離爭戰,安居樂業過生活。

「金門要繁榮進步,人民要過好生活」,是此刻平民一致心聲。所以殷盼兩岸睿智領導人,能夠以天下蒼生為念,讓金門承負兩岸經濟建設合作之先試大任。相信惟有兩岸遠離爭戰、彼此和諧共融,才能開創兩地經濟繁榮,造就人民生活富裕與社會安康,這也是現階段兩岸政府跨時代的歷史使命和重要責任。」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13-08-06
  • 點閱次數:999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