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縣政總質詢》李應文建議活化古蹟帶動觀光產值及發展官澳灣口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楊水詠
  • 新聞日期:109-11-28

金門縣議員李應文昨天在議會第七屆第四次定期會縣政總質詢議程,李應文就文化資產與觀光旅遊結合,古蹟活化利用、官澳灣口發展規劃、河溪流整治生態工程提出質詢及建議。

議員李應文質詢文化局、觀光處時,他以台北紅樓古蹟修護活化利用及創造產值為例,他問說文化局修護古蹟有多少像台北紅樓一樣的活化利用,文化與觀光是應結合在一起的,但現在文化與觀光是分開的,如果金門觀光本質再不變,只是導覽景點,撐不到幾年。同時,李應文表示文化局花很多錢修古蹟,只有幾處活化利用案例,其他的未能活化使用,建議應參考他山之石,如何活化及帶動觀光遊客,不能什麼都沒有?

李應文也以七股鹽場活化利用與帶動人潮產業為例,他表示目前全國只剩七股及西園鹽場,但我們不能善用文化資產帶動觀光,有多少觀光客到西園鹽場觀光?觀光處也未與文化局結合把西園鹽場觀光做起來?同時,李應文建議西園鹽場可舉辦鹽祭文化觀光活動,以文化資產帶動觀光和產值。

另,李應文指出文化局掌握很多文化資產,且未去利用及推廣文化資產觀光活動;文化局與觀光處有沒有坐下來談過文化資產及觀光發展議題?同時,他希望文化局與觀光處善用金門文化資產結合觀光產業,重新帶動金門文化觀光。

李應文並以花蓮水上觀光景點為例表示,官澳灣口將變成內海,它並不受潮差影響,要舖沙打造特色的地方,他認為可以有水上活動,希望觀光處利用有限資源和地方,以最簡單的設施設備,帶動觀光人潮進來。

李應文質詢工務處表示,如果一條河溪流要讓它產生呼吸,變成海綿溪流,建議勿再用水泥「三面光」工法,才不會有水但回不到土地;如果採用預鑄坡崁石可以呼吸、水也可滲出進入土地,並在施建時工法正確,就不會有被大雨沖垮的事。同時,他希望地區整治河溪流時,也能考慮採用坡崁石,讓土地可以呼吸,水可滲入土地。

工務處長許鴻志表示,縣府會朝生態工程來努力。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9-12-01
  • 點閱次數:1317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