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拭餅傳承活動 金寧最終場在榜林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許加泰
  • 新聞日期:108-11-11
文化局抵榜林村辦公處辦理拭餅文化傳承活動,縣議員許玉昭和志工合力烹煮菜餚。(許加泰攝) 文化局抵榜林村辦公處辦理拭餅文化傳承活動,縣議員許玉昭和志工合力烹煮菜餚。(許加泰攝)

金門俗諺「清明節呷拭餅」,吃拭餅是金門重要民間習俗和傳統文化。文化局持續舉辦拭餅文化傳承活動,金寧鄉最終場抵榜林村辦公處。

金寧鄉最終場在榜林村辦公處舉辦,金寧鄉長楊忠俊、立委陳玉珍、縣長夫人張婭玲、縣議員許玉昭、前議員陳滄江、文化局科長郭朝暉、金寧鄉代表黃文欣、榜林老人會理事長李瑞珍、榜林許氏宗親會理事長許振華、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葉鈞培、金門蔡復一研究學會蔡元友等參與活動,現場齊聚老中青的鄉親、並由高齡96歲邱端玉阿嬤示範如何包拭餅,榜林許氏宗親會理事長許振華講解吃拭餅的由來。

縣議員許玉昭指出,金門拭餅文化推廣台灣稱為「潤餅」的地方美食,原先是清明節的特色飲食,演變為冬至、上元等節日的飲食習慣;金門人因春捲皮在烤熱的煎盤上來回擦拭,稱為「擦餅」或「拭餅」,也有人取諧音稱「七餅」;金門和台灣包的內餡不同。台灣主要是豆芽菜、高麗菜、叉燒肉、酸菜、菜脯、蛋酥;金門則是有紅蘿蔔、豆乾、豌豆、香菇、芹菜、蒜苗、韭菜、五花肉等,所有食材都要切成細細的長條,相當費工,最特別的是金門七餅菜中還會有在地盛產的蚵,濃濃的在地味一口便會勾起遊子思鄉的情懷。

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葉鈞培談到拭餅的由來,葉鈞培說,金門鄉賢蔡復一是明神宗萬曆年間進士,飽讀詩書;因為官清正,得罪權貴,遭到奸臣陷害,遭罰抄寫文書,並限期3天完成。蔡復一公務繁忙,沒有時間抄寫。他的夫人李氏於是發明拭餅,以拭餅包餡,讓蔡復一可以右手執筆抄寫、左手吃餅,才得以如期完成抄寫。皇帝認為蔡復一是個能吃苦有智謀的人,大力提拔他。後來,蔡復一做到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和廣西5省經略。從此,民間流傳「薄餅助夫」佳話。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11-11
  • 點閱次數:1171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