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長洪允典金防部指揮官賀政祭悼古寧頭戰役陣亡將士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楊水詠
- 新聞日期:108-09-28
今年適逢金門古寧頭戰役七十週年,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三為安岐將軍廟祭祀紀念日;金門縣議長洪允典率議員及議會主管人員一行,昨日至金寧鄉安岐將軍廟祭悼古寧頭戰役陣亡兩岸將士英靈和表達崇高敬意,祈願兩岸永遠和平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幸福,整個祭典過程莊嚴肅穆。隨後,金防部指揮官賀政中將也來到將軍廟祭拜,追悼陣亡將士和致敬,並祝大家平安!
金門縣議長洪允典是於昨天上午十時,抵金寧鄉安岐將軍廟祭悼古寧頭戰役陣亡兩岸將士官兵,並由洪允典擔任主祭官,議員員李應文、王碧珍、洪鴻斌、李養生、王秀玉,以及議會秘書長陳建興、秘書朱國華、議事主任陳勵志、法制主任吳鎔銘、會計主任汪秋明、總務主任甯國平、人事管理員翁文明,還有金寧鄉長楊忠俊、安岐將軍廟管委會主委陳大鵬、安岐社區理事長吳神佑和地方人士陪與祭。
在祭悼儀式中,議長洪允典依序行上香和獻花、獻酒、牲儀、獻菒、香茗及爐敬金後,他率陪與祭人員向陣亡將士官兵行三鞠躬禮,表達崇高之敬意!隨後,金防部指揮官賀政也到將軍廟祭拜,在議長洪允典和陪與祭人員陪祭行獻祭禮,追悼陣亡將士和表達致敬,並祝大家平安!
目前,安岐將軍廟一帶已規劃為「萬軍營兩岸和平遺址園區」,據安岐將軍廟管委會介紹,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十月廿四日(己丑年農曆九月初三)深夜共軍從安岐海岸一線登陸,與我軍展開激烈戰鬥,至十月廿七日戰役結束,史稱「古寧頭戰役」或叫「金門戰役」,當時在安岐村及近郊殉難的兩岸將士相當多,且未妥善處理,導致村子裡常有靈異事件發生,並在村裡流傳一首打油詩:「己丑九月初三瞑,驚天動地火衝天,傷人滿面血落滴,安岐處處是死屍,生活處處有靈異,老人不死苦傷悲」,描述古寧頭戰役後的慘況情景。
為讓戰亡英靈有一葬身處所及祈求地方安定,安岐將軍廟管委會表示,安岐村民於民國四十二年初集資興建一座簡陋小廟,將村中方圓三哩內近千具殉難國共將士遺骸統一集中安葬於廟後,其中又以共軍居多、次為民防自衛隊員,並以「萬君主公」牌位奉祀祭拜。民國六十二年辦理重修工程時,因所祭拜者以軍人居多,經安岐村境主保生大帝開示後,將墓碑定名為「萬軍營」,牌位改以「鎮國將軍」奉祀祭拜迄今。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三為將軍廟祭祀紀念日,並在每十至十二年都會舉辦一次慰靈法會,先後於民國五十二年、六十二年、七十五年辦理慰靈法會,由於在當時年代村民生活困苦,各次法會所備的祭品可能無法滿足需求,死者英靈乃於民國六十二年向安岐境主保生大帝乩童託夢,要求擴大辦理慰靈法會,經按省別逐一建立英魂名冊達近千人,公所協請軍方動員卡車載運軍糧祭品,轄內軍政單位及全村村民參與盛會。另為使殉難英靈得順利返鄉,於法會第二天晚上以紙糊船艦,在師公引導下,至安岐海岸放流將其運送回鄉。
至民國九十八年適逢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安岐將軍廟管委會表示,續再擴大辨理慰靈法會,法會一連進行兩天,安岐村境內境主「保生大帝」和諸神明也駐駕法會現場,讓法事順利的進行,超薦陣亡英靈,護佑地方平安繁榮。
另在四年前,有鑑於將軍廟內外因受風害影響,部份彩繪已嚴重脫落,經管理委員會決議由年度經費中檢討辦理整修,並於同年十月廿七日至三十一日兩岸共同辦理「祈禱兩岸和平消災祈福大法會」活動。安岐將軍廟管委會表示,將軍廟與一般廟宇不同,在村民心中將軍廟是屬於陰廟,也是金門地區少有奉祀有共軍戰亡將士的廟宇。近年來,兩岸往來交流頻繁,大陸遺族聞訊前來祭拜者日增,未來期盼兩岸關係能因將軍廟而創造出和平的火花,亦為兩岸後代子孫留住追憶和一片和平的淨土,共同過著安樂的生活!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09-30
- 點閱次數: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