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董森堡走訪馬祖 借鑒文史保護觀光發展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許峻魁
- 新聞日期:108-09-17
金門與馬祖有著些許相似之處,雖然分處於閩南與閩北地區,但是「戰地」同樣都是兩地在觀光推廣上的重要號召,藉此吸引各地遊客造訪,不過兩地的思維卻也大不同。縣議員董森堡於上月底前往馬祖參訪,並於日前在後浦泡茶間舉辦一場「馬祖參訪心得分享會」,與聽眾們分享見聞,同時針對金門文史保護、觀光發展等多面向議題來深入交流。
董森堡說,舉辦分享會也是希望向大家說明為什麼去馬祖,而透過前往馬祖的交流,希望藉此來瞭解馬祖近年來究竟在觀光型態的推展上做了何種努力,讓金門作為借鏡,並開拓金門看事情的視野。不過馬祖並非都是完美的,與金門相同,本身在環境保護、經濟開發、旅遊產業推動等議題上還是有面臨困境的。身為民意代表的董森堡還說,希望藉著分享會來跟民眾交流,同時交換意見,有了解金門民眾看法的責任,也能夠作為未來監督縣政的問政參考。
金門與馬祖同為離島,也同為福建省的一員,從地理環境來看距離台灣本島都有段距離,也同樣鄰近大陸,許多兩岸政策都是從金馬離島開始試行的。這兩個離島有部分共同命運,像是民國三十八年以後,歷經最長的戰地政務,也讓金門、馬祖的經濟型態在早年都是依賴軍人經濟支撐起來。不過在國軍裁軍、募兵制開始後,駐軍銳減之後的經濟樣態發生變化,轉為以「觀光」為主,同為戰地,他希望了解馬祖這些年為了觀光做了甚麼樣的事情,並與馬祖文化處交流,未來也希望利用兩岸特殊歷史脈絡來推動相關法案執行,如董森堡希望透過中央層級來與馬祖共同推動金門戰役文史資源管理辦法,讓地區文史保護的法律位階提升。
談到觀光,董森堡說,在搭船前往東引、南竿過程中,船上會廣播安全須知,提醒當地地形陡峭,道路狹窄,會提醒觀光客小心駕駛避免發生車禍;另外只要進入馬祖風景管理處範圍內,手機就會接收到「馬祖路陡多彎,騎乘機車須謹慎,全區域無人看管,請小心」等提醒。這些舉措相當貼心,但也值得金門來深思,島嶼自己的特色是要維持住,而非為了遊客而必須遷就,自己的安全是必須自行負責。旅行者每到不同的環境,為的就是要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
四國語言解說牌也讓董森堡印象深刻,他說,曾與縣府觀光處提及,導覽解說圖資應該要與文化局、金管處整併才有特色,也才不至於多頭馬車;這或許牽扯到金門資源較豐沛,但各做各的下場也會讓遊客無所適從,他認為這是值得金門縣來效法。他也建議由各單位出資,縣府統整進行資源運用,讓觀光資源統一。
馬祖近年來積極推廣「體驗遊程」,不再僅止於景點解說外加購物行程,而是讓遊客實際深入參與。董森堡表示,金門有部分民宿業者有推,但是多數旅行團卻很缺乏。馬祖這些年最成功的非「藍眼淚」莫屬,此外像是夜踩星砂、觀星、觀賞螢火蟲、磯釣、梅花鹿餵食等體驗行程。
而戰地史蹟活化上,董森堡介紹,若量體較大可委外者,則採取標租方式招商;若不足者則邀請駐村藝術家協助維持環境,並在其內進行創作;或是委由社區代管,同時鼓勵社區撰寫計畫爭取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來爭取人力維持營區環境,他認為這些方式很值得參考。
此外,軍事據點活化方面,馬祖也釋出多處曾經的軍事據點,標租做為民宿、咖啡店等,這在金門是看不到的。董森堡說,其實金門有多處據點相當適合進行上述的改造,諸如同安渡頭、建功嶼、雄獅堡等,這些地點是合適的,因為生活機能便利,鄰近市區等優勢,可以吸引有心者投標。
董森堡也希望縣府,除了文資法規外,能把營區活化進行評鑑,分為原樣保存、部分開發與部分保存。金門有許多戰役歷史是相當精彩的,甚至比馬祖更有看頭,若不將其充分運用發揮,或是妥善保存的話相當可惜。
馬祖的公務部門在史蹟保存也做了努力,董森堡說明,為了據點坑道保留明訂「馬祖軍事營區開發原則」,各營區應重視不同歷史階段的空間價值與文獻保存,包括指認具有歷史價值的場域及數位化相關文獻。對於新建營舍也會配合地形地貌,尊重環境紋理。同時營區色彩保持軍事氛圍,與環境和諧共存。新建營舍量體宜以三層樓為限,符合隱蔽原則,避免造成安全顧慮。特殊功能或具有稀少性價值之構造物類型加以保存。且對於釋出的營區都先行保留,再進行討論後續活化。
不過,金門與馬祖兩地也是有所不同的,董森堡指出,馬祖以漁業為主,不同於金門的農漁業主體。此外馬祖在人際連結上也不如金門人的強烈,這與馬祖發展歷史有關,不像金門處處有宗祠,馬祖並無任何宗祠。金門近年來透過離島條例購回私有土地的案例不少,但因馬祖較少面臨這個問題,因此馬祖在整合活化上比金門推動更順利,只是雖然民眾購回土地,但相關單位卻忘了教育民眾,土地上的建築經過歷史的演進是可以再利用的。
自從開放觀光,加上小三通開通,金門這幾年來地價飛漲,土地價值昂貴,這也是與馬祖相異之處,董森堡認為,這也相對影響到年輕人投入的成本與機會,馬祖營區量體小,活化過程可能僅需兩三人就行,不同於金門很多大型營區,加上金門的租金成本也高。
董森堡表示,多角化經營發展是金門未來要走的方向,馬祖是金門很好的借鏡,陸客雖然是很重要的客源,但是開發其他遊客,是否就比較不會受制於人;另外像是體驗旅遊的規劃也是值得效法。
會中,與會者提到,馬祖在推展戰地已經逐漸朝向和平紀念的角度走,當地也有閩東文化館,不過在推世界文化遺產時是以「戰役史蹟」為主,與世界的連結性很強,和金門目前以「閩南文化」為策略不同。
另,為何東西都要拆除也是現場聽眾在思考的問題,與會者說,馬祖對於尚未思考活化方式的戰地事蹟的思維角度是「不拆」值得深思,這也是有關單位要好好思索的。
戰役事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提到保存議題,他認為,主要是對於土地的感情是不同的,以及兩者在土地的被剝奪感是不一樣。金門以農為主,因此相對土地開發價值較高。此外,陳自強還說,金門公務體系對於中央法令的守法程度很高,不會去考慮適不適用金門。
這場「馬祖參訪心得分享會」於九月十五日從下午二時起,在後浦泡茶間舉行,吸引不少關心地區文資保護、觀光發展等議題的民眾到場聆聽。議員董森堡是在八月底,與其辦公室主任、戰地史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洪清彰老師等人前往馬祖,進行為期一周的參訪,期間走訪馬祖各島之外,並拜會連江縣文化處,認識到當地對於文化保護的努力,以及推展觀光所做出的措施。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09-17
- 點閱次數: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