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水獺研究裝置遭損毀 令人痛心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許峻魁
- 新聞日期:108-03-26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委託東海大學生物科學系團隊進行水獺監測,並在金門全島多處設置監視設備,但日前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臉書上轉貼出一則設備遭疑似民眾潑漆損毀的照片圖文,消息一出,協會理事長董森堡提醒,這樣的行為是屬於「毀棄損壞罪」,加上這是縣政府委託的案子,器材屬縣府所有,因此縣府是可以申報執行罰則的。
根據建設處的說明,該案是建設處農林科轄下的計畫,有該單位編列預算並委託給東海大學生物科學系團隊,用以進行水獺活動的監測,該項計畫目前已經進行了第二年了,而遭到破壞的監視設備,目前全島共計設置有三十個左右,遍佈於大小金門都有。
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表示,水獺調查研究團隊每個月都會前往金門回收監測樣點的資料,在這個月執行監測期間,發現其中一個調查點的攝影機遭人破壞,直言當下真的是很氣憤與無奈。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董森堡(金門縣議員)表示,金門這塊土地上有哪些物種,以及這些物種的行為還有活動範圍等等,很多是仰賴研究人員的生態調查或野生動物監測調查才有相關資料;不僅如此,一個良好的科學調查,除了研究人員自身要能夠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之外,當地居民與政府單位的協助,也是讓研究更加完善的因素之一。
董森堡說,居民若在自家附近發現或拍攝到水獺經過、覓食或是嬉戲的畫面,也可提供給研究單位,對於團隊都是正向幫助。但也碰過研究調查的儀器、工具等被民眾破壞或是竊走,造成研究人員「傷研究、傷財、傷心」。
董森堡也呼籲,野外研究器材上都會註明研究計畫、研究單位以及聯絡方式,以解決民眾對設備的好奇心,所以若是大家發現後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理它,讓它保持原狀繼續執行任務;不過如發現器材被破壞或異常,也請協助回報,以保持資料收集的完整性。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