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岐建設工程 議員盼尊重在地民眾共識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許加泰
- 新聞日期:108-01-11
縣議員洪鴻斌對於退休老師洪清漳在臉書PO烈嶼清遠湖周邊水環境改善工程的評論圖文,洪鴻斌認為所PO出改建後的圖片,實際上工程還在施工中,會讓人誤以為是建設完工後的全景。洪鴻斌表示,他尊重洪清漳關心生態環境,但也希望要尊重青岐當地民眾的發展共識,該區域還在建設中,不要一味批評和指責,應該要了解民眾現實生活、民眾的生計和就業等問題,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相信政府部門在做整體的規劃建設案時,也一定會考量生態的環境問題,盡可能將破壞度降到最低,不要有太多人為,讓建設可以塑造地方特色,來帶動地方的發展。
洪鴻斌指出,環境議題的百家爭鳴,凡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能折衷與取其輕,當初軍方釋出的青岐閒置營區「沙溪堡」、L-18據點,雜草叢生,鄉公所進行建設,洪清漳也是從工程動工開始PO批評破壞生態環境,事實上,該區域除了清除整理環境,增添些景點設施和設備,也都保留原有的軍事設施和坑道,如今,該景點建設完工後,高低不一的木棧道及海岸景致,吸引地區民眾及外來遊客前往遊憩,更是年輕人熱門的打卡點。
洪鴻斌表示,金門縣政府觀光處也以整建後的「沙溪堡」、L-18據點景觀,推薦交通部觀光局參加「10大魅力島嶼」、「22縣市經典小鎮」票選活動,經全民票選,雙雙獲選,如果當初不建設,如何能提升整體「亮點」景觀,會有今日的景點面貌嗎?一片雜草荒蕪的地帶,民眾和遊客能走得進去嗎? 洪鴻斌說,指責和批評的事很簡單,但對於這些付出很多心力的幕後人員,公平嗎?
洪鴻斌說,青岐村民有著整建清遠湖的共識,希望能銜接「沙溪堡」、L-18據點一帶景點,成為國境之西的最亮點景觀。地方上好不容易爭取到建設經費,工程也順利動工,施建中,但洪清漳所PO的圖片是施工中的實景,卻標示改建後,不了解實際狀況者,會誤以為是工程改建後,湖泊乾凅見底的模樣,事實上,整體工程完工後,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面貌。
洪鴻斌表示,他很尊重洪清漳長期關心金門的生態環境,也尊重他發文分享言論,但也希望他在關心生態環境時,不要遇有建設,就視為洪水猛獸,破壞生態環境,就好比嫌棄糟糠之妻般不近人情,也應多多聽取地方的意見,了解地方民眾真正的需求。
洪鴻斌說,很多建設開發案,常因一些環保團體抗議不斷、冠上一個破壞環境的高帽子而告終止,烈嶼鄉是離島中的離島,這些主張環保人士,如果都能夠搬遷到烈嶼鄉居住,感受離島居民實際的生活,再來高談闊論。
洪鴻斌表示,以往戰地政務時期,烈嶼鄉幾乎無重大的建設,隨著駐軍大量的減少,目前可說是百業蕭條,民眾需要就業的機會,唯有加速地方的建設和發展,才能帶動商業的發展,提供鄉親更多的工作條件。青岐一帶因受國家公園法令束縛多年,一直沒有建設和開發,好不容易爭取金管處釋出園區,當地民眾都希望能建設,環保人士的意見要尊重,在建設的過程中,更應理性務實來討論如何在技術上做到最小破壞,進行對最有利、最穩定的作法,相信是大多數民眾能夠接受的公約數。
洪鴻斌表示,青岐要發展,站在民意代表的立場,他會督促縣府在地方發展與建設規劃中,一定要妥善規劃能夠對於青岐有整體的助益,符合地方的需求和鄉親的期待。
洪鴻斌說,多數青岐人在年輕時,遠赴台灣本島工作,而留在家鄉的人,除了少數進公家機關工作,或以耕種作物、芋頭自給自足之外,所仰賴的就是希望發展觀光產業。「時代不同了,不可能叫我們回去吃地瓜、芋頭,要跟著時代走。」,他認為,觀光是青岐未來的發展趨勢,只要在尊重當地人的前提下,青岐人也願意接受對他們有幫助的事。
洪清漳也說明他所PO清遠湖改建前和改建後的圖片,一看便知道這還在施工中,工程尚未完工的實景。洪清漳說,每個人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他也尊重洪鴻斌議員的意見。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