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婦聯會培訓傳統糕點製作人才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許加泰
- 新聞日期:107-10-09
金門縣政府委由縣婦女聯合會辦理金門傳統糕點製作人才培訓,三梯次的研習活動告一段落。縣府希望藉由活動,推廣金門傳統美食文化,以傳統美食饗宴製作過程,讓經驗得到傳承。
該項傳統糕點製作人才培訓是由金門縣政府社會處主辦、金門縣婦女聯合會承辦,利用榜林媽媽教室、金大餐飲教室進行三梯次的研習,吸引對傳統糕點製作有興趣民眾、婦女參與學習。縣議員許玉昭、縣婦女聯合會理事長陳淑珍也一起加入學習的行列。
三梯次的課程,安排周毓頻教導金門傳統紅龜粿、金瓜粿製作;莊素緣分享傳統雞捲製作。並邀請金門益源糕餅店負責人董倫國傳授金門傳統禮餅製作;林麗寶分享傳統蚵嗲、春捲(七餅)製作;李瑞珍教導金門傳統蚵乾飯製作;蔡麗惠教導金門傳統澎仔粿、菜粿製作。參訓學員很認真學「功夫」,滿滿收穫。
縣議員許玉昭指出,金門歷經軍管戰地政務解除,隨著社會現代化,傳統金門習俗已逐漸被鄉民淡忘,為了傳揚金門美食-傳承古早味金門傳統糕點:如高粱年糕、黑糖糕、澎仔粿、蚵乾飯、紅龜粿、禮餅、菜粿、金瓜粿、蚵嗲、春捲(七餅)、宴菜、碰赤龜、金門麵茶、芋粿巧、芋圓、地瓜圓、金門雞捲、蝦炸、魚炸、蘿蔔糕……的傳統手工製作技藝,讓更多人品嘗傳統美味,邀請金門糕點製作專長的社區高齡巧手志工,教導未就業婦女及社區媽媽製作傳統糕點美食,使這項傳統技藝得以傳承。
許玉昭表示,在傳統的習俗裡,年糕象徵年年高昇、澎仔粿代表發財、紅龜粿代表福氣、榮祿和長壽,都是年節金門家戶必備的應景祭祀供品,可教導學員認識金門傳統糕點象徵意義及體驗農村婦女刻苦勤儉持家的精神。結合地區特色農產品例如:花生、芋頭、地瓜、石蚵、豬肉及南瓜等,透過實作課程,帶領民眾、新住民深入了解傳統糕點的製作技巧,將該項傳統技藝導入地方特性培養婦女學員具第二專長,增加自行創業能力,改善家庭生活。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