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聯合會推出性平講座 學做紅龜粿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許加泰
- 新聞日期:107-10-01
金門縣婦女聯合會日前辦理107年「柚見中秋~性別平等及社區培力」活動,許玉昭議員和志工團隊教導金大境外學生、新移民學習做金門傳統紅龜粿和蛋黃酥,體驗傳統手藝的好滋味。金大副教授李欣玫、王興國主任也分別講授正確的性別平等觀念。
該項活動是由公益彩券盈餘補助,金門縣政府主辦、金門縣婦女聯合會承辦、國立金門大學協辦,縣議員許玉昭、金門縣婦女聯合會理事長陳淑珍和地區新移民、婦女及就讀於金門大學之學生、境外學生一起參與活動。
活動中安排「消逝的東施娘~三寸金蓮布鞋DIY研習」,由董秀真教導傳統東施娘鞋製作。董秀真說,金門東施娘,民間習稱「冬絲娘仔」、金門中秋拜「東施娘仔」的習俗,是海島金門流傳久遠的傳統習俗,美麗、浪漫且深富地方色彩,在早期農耕時代的浯島拜東施娘仔的風俗極為盛行,今受時代變遷的影響,拜「東絲娘仔」約在八二三砲戰後即漸漸式微,希望透由研習,讓年輕人了解金門傳統技藝。金門傳統婦女們對紅龜粿絕對不陌生,很多婆婆媽媽都會製作這項傳統的米食點心,DIY紅龜粿也是這一次的重點活動之一。
在周毓頻和志工的教導下,大夥很認真跟著師傅學習做紅龜粿的真功夫,搓揉做粿,學習包餡料,DIY做紅龜粿,並放上新鮮粽葉,保留傳統好味道。現場的蒸籠,一籠籠出爐的紅龜粿,陣陣的香味,讓人垂涎。周毓頻駕輕就熟地展現幾十年做粿功夫。她說,做不漂亮不要緊,最重要的是心意。做紅龜粿扣模有撇步,要怎麼搓、如何包,都有一定的方法,做出來才不會過厚或太薄。現場充滿濃濃的溫馨情。許美緣老師也分享蛋黃酥、五采芋頭酥製作過程,體驗傳統手藝的好口味。
許玉昭說,紅龜粿的「紅」代表「發」,「龜」代表「長壽」。年輕人多喜愛速食,金門傳統美食紅龜粿,是許多人愛吃的古早味,舉辦中秋紅龜粿九豬十六羊製作,不只可以傳承金門的傳統中秋糕點文化,同時也可以讓年輕一輩和新移民了解做粿的過程。
李欣玫教授以「突破性別-談奶爸與虎媽」為題,認為兩性彼此間更了解對方,減少性別歧視,落實男女平等。王興國教授以「兩性共治-解放性別平等」為題,宣導兩性共治社會。
許玉昭說,藉由性別平等與社區培力製作過程,讓婦女運動的精神能往下扎根,尊重女性在生活上各項表現並加以支持,鞏固社區力量促進族群融合。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