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爺寶誕 陳縣長前往致敬恭賀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翁維智
- 新聞日期:107-08-18
昨農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也是主掌文運的魁星爺生日,金門縣文化局與魁星文化研究會在縣定古蹟「奎閣」舉辦隆重祭典,縣長陳福海率局處首長遵循古禮前往致敬,虔誠恭賀魁星爺寶誕。
這場祭典昨日上午九時起在金城鎮東南門相交的「奎閣」展開,縣長陳福海在縣議員楊永立、民政處長陳永明、行政處長呂清富、文化局局長呂坤和、副局長黃雅芬等人陪同下,前往金城奎閣主持祭典,並依古禮上香、獻鮮花、獻香茗、獻福果、獻金帛,獻上爐敬金,恭祝魁星爺聖誕千秋、祝禱祈福。
金城鎮長石兆瑉和金門縣魁星文化研究協會理事長李福山帶領理監事依循古禮參拜,向魁斗星君行三鞠躬禮,並獻上爐敬金為主宰文運的魁星爺祝壽。
陳福海指出,魁星爺是掌管天下文運祿籍的神明,自古以來就受到士人學子的崇拜,為了讓金門讀書人有一處膜拜守護神,以護佑學子文運騰達、功名得進,歷來興建「奎閣」就成為地方仕紳所企盼與努力的大事,尤其,興建「奎閣」、膜拜魁星不僅是信仰的神聖空間,更是金門文風鼎盛的象徵。
有鑑於此,清道光16年(1836),後浦北門的鄉紳林斐章乃捐地並請人設計,建造了一座八角形兩層樓建築。其後,民國44年(1955)再由邑人集資修葺,但翌年夏秋間遭颱風侵襲,823砲戰亦受彈傷,幾致面目全非。民國52年(1963),旅菲鄉僑林克凱(林斐章玄孫)再次獨捐萬元修建。又歷20餘載風雨,民國75年(1986),在建築師漢寶德主持下,內政部資助二百萬元再次整修樑柱腐朽嚴重的「奎閣」,又10餘載,縣府為妥善保存文資產,延續古蹟生命,民國89年(2000),再度斥資四百二十一萬餘元進行「奎閣」修復,工程並於91年5月竣工,才成為今日面貌。縣文化局長呂坤和也指出,金門在明、清兩代文風鼎盛,科舉考試共得進士44人、舉人139人,人文薈萃盛況教人讚嘆。雖然當時金門仍未設立縣治,隸屬於同安縣管轄,無法興建孔廟以崇聖,但從書院、奎閣等文教建築的興建,仍可反映浯島先民崇敬聖賢教化的心懷。
金門魁星文化研究協會也說明,魁星又名魁星爺、大魁夫子、大魁星君等別稱,被視為讀書學子們的守護神。位於金城的奎閣不但是縣定古蹟,其中供奉的魁星造型更是十足奇特,赤髮藍面,左腳站在鰲頭之上,右腳向後蹺踢鬥,左手持墨,右手執筆,象徵魁星踢斗、高中金榜。而一般以為只有參加考試的莘莘學子會向魁星爺祈求考運亨通,對此,文化局也強調,其實很多律師、保險業者、汽車業者、美容業者等各行各業的工商人士都會拜魁星爺祈求事業順利。事實上,也不單是為考運亨通,舉凡官運、財糧、寶庫光明以及與功名利祿息息相關的事,現代人都會向魁星爺禮拜祈求。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