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樂藝忘懷 多年學生美展昨開幕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社
  • 記者:陳麗妤
  • 新聞日期:107-05-19
「多年藝趣‧樂藝忘懷」學生美展昨日開幕,多年、民族聯袂展出63件作品,兩校藉展覽展現藝術教育扎根成果。(陳麗妤攝) 「多年藝趣‧樂藝忘懷」學生美展昨日開幕,多年、民族聯袂展出63件作品,兩校藉展覽展現藝術教育扎根成果。(陳麗妤攝)

「多年藝趣‧樂藝忘懷」學生美展昨日開幕,共展出63件作品,有延伸自《廣達游於藝-望望先輩│黃公望大師的山水大探險》意境,由13位四年級學生共同創作的《遇見山水大師之「山水藝想」》大幅集體拼板版畫;更有北市民族國小學生19件作品參展。兩校學生以多元方式展出創作,色彩豐富、充滿童真及想像,也有不少貼近地方人文特色之作。畫展呈現學校藝術扎根成果,帶學生一起「美力」下去,並擁抱看不見的競爭力。

落實校園多元藝術體驗教育,提供學生藝術創作發表平台,多年國小於517日起至530日止,假文化局辦理「多年藝趣‧樂藝忘懷」學生美展,昨日上午十時辦理開幕茶會,縣議員李應文、陳滄江、縣府參議甯國平、文化局局長呂坤和、教育處社教科科長許能麗、金城鎮鎮長石兆瑉、金城鎮代表會主席陳天成、金沙國小校長李國安、古城國小校長楊成業等貴賓參與,多年國小校長陳來添、北市民族國小校長黃耀農率師生與會,導覽介紹自己的創作。

多年國小表示,此次學校以延伸性、創作性、在地性、廣博性的藝術意象發想,設計了《樂藝忘懷》學生美展活動,藉此引領學生從多元學習面向之藝術種子中發芽成長,也將課堂內的知識概念轉化為具體行為表現,啟發藝術學習興趣,也激勵創作,更透過創作及展覽,培養學生美術鑑賞能力,實踐學生美感知能也將藝術活動融入生活,豐富藝術教育的意涵。

此次學生美展展出作品共計有63件,包括師法《廣達游於藝-望望先輩│黃公望大師的山水大探險》意境之延伸課程,由134年級學生以《遇見山水大師之「山水藝想」》為主題,共同創作出大幅的集體拼板版畫作品。以及一至六年級學生結合校本藝術特色課程,釋放想像力與創作力之樹脂版、紙板、珍珠板版畫、彩畫、漫畫、平面設計作品;以及學生106學年度全縣美展獲獎作品。特別的是,教育部城鄉交流計畫夥伴學校-北市民國小,也有19件作品展出,內容傳達學生的藝術巧思及無遠弗屆的想像力,一同實踐「美力」,擁抱自信、快樂和不同的風采。

多年國小、北市民族國小,兩校申請教育部城鄉交流計畫,成為夥伴學校,民族國小榮獲「第一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績優學校」;多年國小則於106年榮獲第四屆藝術教育貢獻獎績優學校獎。多年兩週前到民族國小入班學習一星期,此次民族則回訪多年展開六天五夜的學習,一同展出藝術創作,一同參與美展活動,拓展彼此學習場域與多元視野,達創新獨特之目的。

北市民族國小五年級學生李柔嫻介紹自己展出作品「夢中的玩具工廠」表示,在老師的指導下設定超現實主題題材,用鉛筆構思,竹籤沾墨水描邊,接著上色及打造層次感。她在畫中以大大的眼睛,營造夢中情境和無限想像。對於此次到多年學習之旅,李柔嫻說,收穫很多,對於首次學習體驗獨輪車印象深刻,除了技巧更要有很好的平衡感。而同為五年級的郭芷辰、陳暐淇也表示,此次到多年交流學習每個人都完成手工書創作。到訪金門景點認識關於金門於歷史、古蹟以及古寧頭戰役和八二三砲戰等戰役及其背後的故事,並且結交許多新朋友,同時也到海邊挖花蛤,內容豐富又精彩。

多年國小校長陳來添表示,此次展覽是延續兩年前的學生美展,師生約定今年要再次展出。《樂藝忘懷》學生美展活動,其中有部分是版畫等,透過學生作品呈現學生美術藝術教育不同面向,特別的是延伸自《廣達游於藝-望望先輩│黃公望大師的山水大探險》意境,由13位四年級學生共同創作的具金門特色的長軸版畫。此外,台北市民族國小學生也因為兩校申請城鄉共學推動藝術教育而抵金參與展出,兩校共推藝術美感教育,藉畫展為孩子提供舞台,讓孩子不只有作夢,更有圓夢的能力。

民族國小校長黃耀農也表示,民族、多年共同申請教育部城鄉共學課程,一起推動藝術教育。2週前多年師生到民族國小入班交流,這次換民族學生到金門交流。民族國小是38年前全國第一所創立美術班的學校,推動迄今有小小成就,兩校皆因在藝術教育上推動之成效而有機會結合並進行實質交流。孩子藉此趟交流之旅,走出台北市看見更寬廣的世界。金門雖處外島,但風土民情迷人,藝術教育也做得非常好。此趟交流只是開始,希望持續合作(已申請經費),目前規劃平日藉由雲端課程共學,並每年一次互訪交流,讓兩校攜手為孩子藝術教育努力。最後也特別感謝金門各界在此次金門交流之旅的協助,讓民族國小藝術教育有點不一樣。

  • 單位:議事組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363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