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金門縣籍汶萊僑領劉錦國辭世 府會派員弔唁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107-01-13
劉錦國先生在1938年,時值18歲,告別雙親下南洋,直到1979年才首次返回故里,祭拜父墳,當時的時空背景,為生活年少下南洋,充滿悲情與無奈,但也顯現一代華僑的堅挺。「以信譽為保證,以薄利來多銷」。劉錦國立志「以農報國」,善用汶萊豐富資源,從農業領域到百貨行業,逐步開創龐大企業王國,不僅如此,更資助61個華人社團發展以及中華中學興學之百年大計,告別式中,所有華人社團負責人及幹部皆前往致意,參與劉錦國先生人生最後一哩。
民國七○年代,大、小金門各項建設尚未發展,劉錦國僑領不僅出資贊助地方建設、學校教育,還資助烈嶼民眾服務社的擴建經費,甚至還幫烈嶼鄉公所買了冷氣等設備,提供更舒適的洽公環境。時任烈嶼鄉公所秘書呂合成說,劉僑領也深知金門民眾敬畏神明,相當重視廟宇的建築,於民國七十八年間,就主動捐款贊助羅厝的西湖古廟重建以及八十三年的東坑清雲祖師廟的重建,九十六年,清雲祖師廟的戲台啟用,劉僑領還特別從大陸廈門請來高甲戲酬神,對於家鄉的重視和關心,深得鄉人的敬重。2005年捐款新台幣二萬八千元予大同之家。三子與四女,長子劉孝偉負責百貨公司經營,及負責大陸採購事宜;次子劉孝德負責五座農場及倉庫物流中心;三子劉孝君負責超級市場,及東南亞採購事宜。三個愛子分工合作,各有權責來經營家族的事業,事業版圖愈來愈擴大。
劉錦國僑居汶萊,很不平凡的開創了一個富國利民的事業體,他隻身到汶萊,與妻子撫育了3子4女,繁嗣了內外孫16人,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現了輝煌的成就,最後以九十九歲的高齡走完人生,充分展現金門人堅韌、勇敢、奮鬥、追求完美的精神,亦是金門華僑成功者之一。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