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新加坡金門會館拜訪縣議會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106-11-11
新加坡金門會館主席蔡其生、副主席陳篤漢等一行二十七人是於昨日下午五時許前抵金門縣議會拜會,受到議長洪麗萍、副議長謝東龍、議會秘書長李增財、總務主任陳建興、議事主任陳勵志、會計主任汪秋明、秘書朱國華以及議會人員的歡迎接待。
議長洪麗萍歡迎大家常回金門家鄉,帶著晚輩回來交流,和金門原鄉才會更熟悉,越走越親!
蔡其生說,拜會議會是該團訪問金門最後一站,,感謝洪議長、謝副議長及各主管的熱情招待,此次回金門先後拜會了烈嶼鄉公所、縣府、福建省政府及議會,受到非常熱情的招待。三天二夜的行程中,也安排了半天讓團員回去探親、祭祖,可說是滿載而歸。
議長洪麗萍指出,鄉親常聯絡,感情就會親,世界金門日應該在金門辦才有意義,可以每屆縣長辦一屆,在世界金門日活動,全球所有金門人都能回到金門,把後代子孫帶回來,拉近海外金門人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與金門原鄉距離與情感,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
她也提到,金門人刻苦耐勞的本性,出外發展辛勞打拚,大都有不錯的成就,但有些僑社經營不是很好,在金門有能力的時候,各地的僑社需要幫忙,金門可以幫忙,或聯合海內外的金門僑社給予協助,展現金門本島與海外金門人的凝聚力。
副議長謝東龍也認為世界金門日在金門辦最有意義,用心來辦理,讓返鄉的「僑客」感動,最好是選在「冬至」這個時段,回家鄉參加祭祖、吃頭,親人齊聚祖厝,論輩稱呼,相當有意思,更能瞭解家鄉的風俗,進行傳承。
蔡其生主席說,他非常同意世界金門日固定在金門舉辦,才有味道,辦世界金門日可以是全世界金門人的慶祝會。他也提到,金門過去曾是兩岸冷戰的前線,現在金門能夠成為兩岸合作的前線,對金門未來發展而言是很好的契機。世界未來第一大、目前是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這麼靠近金門,金門怎麼可能放棄去爭取這麼好的機會,這也是金門可以發揮得很好的空間。
議長洪麗萍說,所以,她在與兩岸領導會晤時,一直強調不能從北京看金門、不能從台北看金門,要從金門去看北京、從金門去看台北,因為金門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也因為兩岸之間讓金門背負很多不應該背負的責任,所以對兩岸來說,金門的貢獻最大。金門是兩岸的臍帶,無法斷離。
副議長謝東龍指出,去年縣府安排地區青少年到日本、英國交流,議會要求縣府應該去南洋金門僑鄉,今年縣府安排二百多位到新加坡,也讓金門子弟瞭解早年祖父、曾祖父輩他們下南洋「落番」去打拚,在各行各業的成就,並勉勵自己繼續努力,有朝一日也成為金門人之光。接續也會單向變成雙向,邀請南洋的金門青少年回金門探親交流,一代一代交流,越走越親,讓他們永遠知道金門是「祖家」,代代相傳,源遠流長。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