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鱟復育有成台灣將汲取金門經驗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101-12-20
鱟復育有成台灣將汲取金門經驗 鱟復育有成台灣將汲取金門經驗
金門縣政府與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昨簽訂「金門協助復育嘉義布袋溼地鱟生態資源合作意願書」,正式宣布啟動合作交流,預計明年4月在好美寮溼地放流稚鱟,分享金門在「鱟」的復育成效。
金門縣政府所屬水產試驗所十餘年來在「鱟」的繁養殖研究、保育宣導與復育工作為國內業界翹楚,成效卓著。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借重水試所多年累積的經驗與成果,以復育嘉義布袋成為台灣本島鱟的棲息基地。
「金門協助復育嘉義布袋溼地鱟生態資源合作意願書」簽約儀式,昨上午8時30分假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行,由李沃士縣長與雲嘉南風管處長鄭榮?代表雙方共同完成簽約,縣議員林孫全、金城鎮長石兆?、縣府各局室及所屬單位主管、保育人士莊西進在場見證祝賀,場面溫馨。
李沃士縣長指出,金門在鱟的生態保育繁殖工作,接受中央研究院指導,進行鱟培育與放流,已顯見成就,實屬不易。也感謝雲嘉南風管處對金門水試所技術與能力肯定,讓金門生態保育成果技術能夠輸出台灣本島,彌足珍貴。
李沃士縣長對水試所每年度均在金門古寧頭鱟保護區,放流10至15萬尾稚鱟,並同時追蹤金門浯江溪口鱟的成長情形,舉凡稚鱟繁殖、成鱟保育、海洋環境教育,鱟文化的推廣不遺餘力,為金門子孫留下良好願景,給予高度肯定。
李沃士縣長提及連續劇「戀夏38度」劇中,對鱟的描述有生動豐富內容,提升金門的能見度。他說,「鱟」是成對活動的生物,有「夫妻魚」之稱,象徵幸福、吉祥、好兆頭。期經由雙方合作交流、資源共享,提升為觀光資產,帶動台金經濟發展。
鄭榮?處長感謝金門縣政府、水試所的鼎力相助,讓嘉義布袋溼地鱟生態資源復育工作能夠實現。鄭榮說,台灣本島在四、五十年前也有鱟的蹤跡,如今已不復見,而嘉義布袋原為鱟的棲地,肇因於環境破壞及人為過度捕撈而消失。
為讓鱟的足跡再現,雲嘉南風管處計畫選定嘉義好美寮濕地為放流地點,由金門水試所提供稚鱟2萬尾、成鱟3對辦理放流,預計明年4月份。未來將由當地社區認養鱟放流區管理,並將鱟導入觀光旅遊及相關產品,帶動觀光發展、活絡社區經濟。
水試所長翁自保指出,金門2000年8月開始從事鱟的復育放流以來,其人工繁殖技術成熟,能與雲嘉南風管處結緣,將鱟的繁殖成果,與台灣鄉親分享。未來將協助雲管處做好棲地管理及追蹤監測復育成效,讓鱟有一個健康且適合成長的家園。
翁自保說,「鱟」存在地球已四億年,由於外形幾乎與四億年前相似,因此與鸚鵡螺齊名被稱為「活化石」,是潮間帶的健康指標,甚至融入文化生活中。在金門可以找得到鱟的蹤跡,益顯現出鱟的珍貴與金門生態之美,期待大家共同維護珍貴的自然環境。
昨簽約儀式中,除播放影片,雙方互交換禮物。李沃士縣長同時偕同貴賓觀賞一至六齡鱟的復育成果展示。大家不約而同稱讚水試所復育成果,十分亮麗。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257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