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釣魚台爭議研討會〉盧政鋒﹕美國也希望中日和平解決歧見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101-10-04
這場研討會是由金門大學社會科學院主辦,並由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以及海洋事務研究所等三單位共同承辦。研討會上共有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執行長陳永峰,金大國際暨大陸事務系教授盧政鋒、劉冠效,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吳志中,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李鵬等五位發表人。
此外金大副校長兼社會科學院長陳建民、蘭陽技術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主任潘彥豪、金大國際暨大陸事務系主任邱垂正、教授林政緯、沈鑼志、王智盛、陳滄江、陳慧菁、金大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俞劍鴻等人擔任與談人。
該研討會自昨日下午二時起,假金門大學陳開蓉演講廳展開。金門大學校長李金振、金門縣副縣長吳友欽、金門縣議員林金量也到場參加,與會者還有金大國際暨大陸事務系、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以及海洋事務研究所等系所學生參加。
吳友欽於研討會開幕致詞時表示,這項研討會是非常具有意義的,從八月起,日本對於釣魚台的種種動作,至今已演變為國際紛爭。故而在此時舉辦此研討會,是與時俱進的,從美日台中,甚至歐洲觀點來探討,相信能夠讓真理越辯越明的。而金門走過戰爭對峙,深知和平的珍貴,在金門共同來冷靜思考釣魚台問題,饒富意義。
金大校長李金振也表示,金大就是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學術理性的殿堂,讓社會大眾從歷史、實際佔有、經濟活動、國際關係乃至國際法等面向,對釣魚台議題有更多元的思考。
在下午精采對談中,陳永峰教授直指釣魚台爭議的問題根源,其實是美國在東亞留下的火種,面對到美、日、中三國都將進入國內政治轉變的此時此刻,相對政治安定的台灣,應該要把握「外交出動」;盧政鋒教授也持相同看法,認為美國才是決定釣魚台爭議發展的關鍵因素,但美國其實也希望中日冷靜節制,透過和平解決歧見。此外,劉冠效教授和李鵬教授,則分別從日本和中國大陸的角度,分析釣魚台爭議始末,劉教授認為,釣魚台的紛擾源自於日本國內選舉的競爭壓力,非得等到日本眾議院選舉結束之後,才比較有平緩的可能;而李鵬教授則指出,中國大陸因應釣魚台問題,明顯地有著國內十八大政治接班的考量,而未來釣魚台事件也將「靖國神社化」,彼此的零星衝突可能不斷,成為影響中日關係發展的長期性因素。
五場發表會後,還有由陳建民副校長主持的圓桌座談,邀請學者與談,研討會於晚間六時許圓滿結束。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