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王議長﹕大陸建橋經驗值得借鏡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9-04-16
王議長﹕大陸建橋經驗值得借鏡 王議長﹕大陸建橋經驗值得借鏡
金門縣議會經建考察團一行人,昨在議長王再生率領下,拜訪廈門市交通委員會,瞭解杏林、海滄、集美大橋規劃、設計、興建過程,以及如何克服工程困難經驗。王再生和副團長楊應雄、歐陽儀雄均認為廈門建橋技術與經驗,可作為金門規劃興建大橋的參考;同時,他們也建議大橋應有前瞻性的擘劃,用最經濟、最快和有效率的方法來建橋,增加觀光和經濟效益。
  由王再生率領的縣議會經建考察團團員,昨天上午九時許,在廈門市人民政府台辦處副處長吳順彬、小三通處長孫麗玲陪同,前往廈門市交通委員會拜訪,也實地考察杏林和海滄大橋興建、規劃、設計經驗,以期作為即將在今年底動工的金門大橋建橋借鏡。
  廈門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處主任高級工程師林金平表示,目前廈門有四大橋一隧道(翔安);其中,集美大橋約五公里,十八個月就動工興建完成通車;除了廈門大橋外,其他三座大橋皆在建橋前施建棧道,以利建橋工程進行順利,但棧道每一公里約需人民幣一千萬元左右。
他也提出,能做鋼筋混凝土的,不做鋼鐵橋;而能建橋的,就不建隧道的理念和看法。林金平指出,廈門興建一條隧道工程,旨在練兵,培育人才,以備將來之需。同時,對於金門將興建大橋,提出可以規劃六線道的大橋,或可規劃為二座合併成一橋的設計,始有其前瞻性。如海滄大橋,目前流量已超出當初的規劃設計,且未來流量還會持續增加。
  縣議會議長王再生表示,考察過廈門杏林和海滄等大橋興建和規劃,可以看出他們的建橋效率十分的高,和我方作法有很大的差異,值得來檢討、學習及借鏡。他說,目前我方的施工方法仍墨守成規,以傳統工法來施作,應思考新的方法來突破。
  王再生也提出,金橋是否可由陸方來承建,將與行政部門來進行研討其可行性,以求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前完成建橋,除改善大小金交通,也可增加觀光和經濟效益。
  縣議會經建考察團副團長楊應雄表示,如果金門大橋興建時間長、經費多,為何不另類思考;看到廈門建橋技術和規劃設計、近年來金廈兩岸交流,以及很多的政策面,可能均要重新思考。他說,目前最重要的是民生,只要迅速改善金門發展環境,把成本降到最低,時效性最快,就是應採取的方法。
  楊應雄指出,如果是不合時宜的法令來制約,金門要發展可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金門要建大橋,廈門集美大橋興建的案例相若,是可做為借鏡。
  另外一位縣議會經建考察團副團長歐陽儀雄說,經過兩天的經建考察,是可以看出金廈兩地發展建設有著落差;而且,金門的建設發展又受限於法令,應從法令來檢討修改著手,以利金門快速的建設和發展起飛。
  歐陽儀雄指出,金門要與國際接軌,未來人口增加,金門大橋興建勢必要有前瞻性和更長遠的規劃設計,「否則可能今日做了,明天就後悔!」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230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