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民俗村老桄榔樹屋主「挫咧等」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8-09-11
桄榔樹又名「日本金棗」,是形狀強健的一種椰子,據村民王壽凱先生稱,曾聽他父親提過,這株桄榔樹是旅居日本的鄉民返鄉帶回金棗果,食用後將種子丟向外面空地自然長成。這株老桄榔,雖是王氏族人無心插柳,但近百年來和王氏族人共存共榮,在古厝院落外,展現了另一番風情。
據居住在老桄榔樹旁的王姓屋主表示,在六十幾年的一次大颱風,被吹倒的桄榔樹壓到房子,家人用繩拉開之後,生命強健的桄榔樹就往上成「L」型成長;由於老桄榔樹越長是越高,怕承受不住強風吹襲,再次壓到房屋;因此用兩條鋼纜從中固定住樹身,但還是怕老桄榔樹倒下會壓毀房子,希望能夠移植他處,也達到保護老樹的目標。
金門林務所昨天上午十時三十分,舉辦山后民俗村桄榔(台灣海棗)老樹安全裝置架設事宜會勘,所長葉媚媚主持,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傅春旭、財團法人金門民俗文化村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俊陵、申請當事人王世捷、縣議員李沃士、土木結構技師王國泰,以及金管處、金沙鎮公所等相單位人員參加。
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傅春旭表示,如果懷疑桄榔樹幹老朽,可以用科學儀器進行檢測,非破壞的來了解有無破壞;由於支持樹身設置是結構的問題,需由專家檢定如何做較安全。
他也表示,目前老桄榔樹生長情形不錯,只有白蟻蛀食、葉子掉落問題,在病蟲害方面每年做一次;若評估不太好就移除,如果生長情形好的話,由結構加強著手,可以抗十七、八級的強風,如此居住也安全,遊客也安全。
民俗文化村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俊陵說,認同專家講的理論和意見,但需要有持續的維持性,至於葉子修剪和白蟻防治如何做都認同。但是觀光景點,很多觀光客都會來參觀照相留念,雖然強調沒有立即的危險,一旦葉子掉落扎傷人,誰負責,所以一切以安全為重。
縣議員李沃士建議委託專家進行桄榔樹幹內部進行檢測,有無老朽情形;其次做好樹身固定安全措施,讓居民住的安心。
經過實地會勘後,林務所和會勘人員達成下列初步共識和結果:
一、目前台灣海棗老樹樹基及樹體,有遭白蟻危害及寄生榕著生等情況,為維持林木結構性安全,將由林務所先行派員分別施以系統性藥劑處理及人工刈除作業。
二、為確實掌握老樹生長及內部結構狀態,將委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派員協助進行非破壞性樹體檢測工作,並依檢測報告據以執行後續老樹撫育管理事宜。
三、為避免老樹因風勢過大導致風折,將由林務所委請專業土木結構技師,另行設計樹體支撐及保護裝置,並經相關權責單位與財團法人金門民俗文化村文教基金會同意後,辦理發包施作,以維週邊屋舍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山后民俗村內另有刺桐老樹乙株,後續將由林務所人員定期進行管護及健康檢查工作,並將林木生長情形,同步回報金門民俗文化村文教基金會,共同維護地區珍貴老樹資源。
五、由於老桄榔樹枯死葉部組織,會宿存於林木生長端,為避免纖維結構飄散,造成週邊環境污染,林務所將定期派員進行修剪工作,以維週邊環境整潔。
林務所所長葉媚媚強調表示,將由林業專家做檢測,樹身安全健檢未出來前,會先做安全措施,希望在安全無虞把老樹保留下來;它是金門綠色資源,也是綠色的風獅爺,老桄榔樹伴隨居民一起成長,走過風沙走石的歲月,有著歷史價值;如果有安全堪慮,最後只好把它移走!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