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謝議長拜媽祖走透透祈求浯島平安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8-04-18
謝議長拜媽祖走透透祈求浯島平安 謝議長拜媽祖走透透祈求浯島平安
記者莊煥寧/金城報導

農曆三月廿三日為一年一度的媽祖聖誕,各地供奉媽祖的廟宇先後展開作醮演戲等酬神活動,縣議會議長謝宜璋昨日率同議會主管前往金門天后宮等媽祖神廟拈香祈福,並致獻爐敬金,祈求天后娘娘護佑浯島合境平安,風調雨順。

縣內許多廟宇都成為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尤其是供奉媽祖的廟宇,在媽祖聖誕前夕及當天紛紛展開各項作醮慶典及媽祖遶境巡安等慶祝活動,鎮日廟內香煙繚繞,鑼鼓喧天,信眾前往拈香祈福,顯見媽祖在民間信仰深得人心,也有的廟宇特請來歌仔戲團演戲酬神,更增添廟慶的熱鬧氣氛。

金門天后宮昨日起一連兩天作醮為媽祖娘娘慶賀聖誕,議長謝宜璋是於昨日上午十時五十分許率同秘書長張忠民,及各組室主管前抵位於水試所旁的金門天后宮,向天上聖母上香為金門祈福,受到金門天后宮媽祖會理事長林明勵、常務理事張含麗、常務監事吳素蘭(前理事長)、天后宮管理委員會主委林成炎,及天后宮媽祖會理監事與會員的熱誠歡迎。

議長謝宜璋虔誠地跪著上香祝禱,展現對天后娘娘的崇高敬意,並遵循古禮向天上聖母上香行禮、獻金箔、獻花等儀式,並敬獻爐敬金,祈願金門合境平安。
媽祖,為中國沿海各省信奉最普遍的海上守護神,也是今日台閩居民主要崇祀的神祇之一,根據史料記載,媽祖生前扶危助困,濟世救人,羽化後又流傳下許多美好傳說,深受人們愛戴;金門是海島,島內媽祖廟就有十二座之多,不論大媽、二媽、三媽與聖母媽等媽祖金身神像錦衣上琳瑯耀眼的金牌,寄託著善男信女的深切期盼。

日前才與縣長李炷烽率領一百八十人由金門縣各界所組成的「湄洲媽祖祖廟朝聖團」直航前進湄洲,進行為期三天兩夜的湄洲媽祖祖廟朝聖宗教交流活動歸來的議長謝宜璋也認為,以金門對於媽祖的信仰與尊崇,如果好好來辦慶祝活動,場面絕對不會輸給湄洲。

議長謝宜璋的父親謝政達也是料羅順濟宮主委,他也希望結合大家的努力,一起把金門的媽祖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記者許加泰/金寧報導

農曆3月23日是媽祖聖誕,金門縣議會議長謝宜璋昨日帶領議員楊永立和議會主管,向寄祀於湖下雙忠廟的老媽祖婆,拈香致意,祈求護佑地方安寧順遂。

湖下村老楊金鍊表示,湖下臨海,早年,許多村民靠海為生,在村前東南隅海濱原有一座「天后宮」,供奉媽祖娘娘,是村民心中的守護神,香火十分鼎盛。他說,海上守護神的媽祖娘娘,十分的靈驗,大小帆船渡輪行經宮前海面,都會主動靠岸拜拜,祈禱在媽祖娘娘的神威護佑下,海面風平浪靜,行舟安全。
昨日上午十一時,縣議會議長謝宜璋帶領議員楊永立和議會主管到湖下雙忠廟向

老媽祖婆,拈香致意,並敬贈爐敬金,表達敬神的一份心意。

記者張建騰/金湖報導

一重山,二重海,三尊媽祖,擇廟在「蜂穴」;百代昭,萬代仰,天后聖母,垂恩在「峰上」!農曆三月二十二日、三月二十三日是峰上天后宮的廟慶;峰上的天后宮因為地處蜂穴,在廟慶中,有祭「蜂」的儀式。

峰上天后宮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黃奕添表示,峰上天后宮的燈火,必須同時照耀峰上、湖下、溪邊等三鄉;這裡的地形是一重山,兩重海,景緻優美。金門縣議會議長謝宜璋表示,他認為金門最美的滿月,就在「下峰上」與「上峰上」之間。

峰上的天后宮是民國七十八年重建;動土之後,發現地底下有歷代的碎筒片及龍形石柱,似乎就是媽祖古廟的原址。

根據峰上天后宮的廟誌所載,明朝嘉靖十一年(西元一五三二年),金門沿海發生兵災,居民紛紛出走;峰上居民遷移的地方,主要為漳州、泉州、同安等地。渡海的居民,幸賴船上所奉的媽祖安瀾庇祐,因此泉州鄉紳曾建溫陵媽祖廟。

不過,峰上的本地的媽祖廟,因為歷經幾百年的歲月,民國之後已經蕩然無存,因此信眾經集資籌備後,於民國七十八年動工重建,於民國八十年赴湄洲媽祖廟(千年祖廟),恭請媽祖分靈到峰上,於是而有今日的廟貌。

這幾天,金湖鎮的料羅順濟宮、新湖漁港慈鑾宮等都有廟慶;金門縣議會議長謝宜璋先後到上述兩處媽祖宮朝聖後,昨天又率領議會團隊到峰上天后宮上香,並敬獻爐敬金。

議長謝宜璋表示,金門觀賞滿月最美的地方,他認為就是由「下峰上」往「上峰上」,一輪明月就剛好懸在燕尾脊上。

黃奕添表示,相傳峰上媽祖廟的媽祖是自海上漂來,三媽被峰上居民取得,大媽及二媽分別由下湖和溪邊居民取得;但大媽、二媽、三媽要聚在一處,因此信眾就把廟建在峰上,讓燈火可以照耀三鄉。

議長謝宜璋表示,峰上並非富庶的大鄉,卻有廟貌巍峨的天后宮,表示此地的居民能和諧合作,共成大事,而不會「十嘴九頭貓」;希望居民一起在共同的信仰下,繼續為地方事盡心盡力。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477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