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沙美老街再生露出一絲曙光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5-12-29
沙美老街再生露出一絲曙光 沙美老街再生露出一絲曙光
沙美老街的歷史正名座談會,前夜在金沙鎮公所舉行。與會的人員共五、六十人,以產權所有人居多,且大多數贊同老街再生運動的推行。前夜的座談會,屬於會前會;今天(十二月二十九日)下午兩點,還有一場正式會議,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預定由金門縣長李炷烽主持。

根據金沙鎮公所的調查,沙美老街的現況如下。公同共有土地:十二筆,計四百八十六平方公尺。分別共有土地:三十八筆,計一千八百七十五平方公尺。全部個人持有之土地:一百零二筆,計三千四百五十八平方公尺。以上總計一百五十二筆土地,面積五千八百一十七平方公尺。

這場座談會由金沙鎮長陳昆第主持,與會或列席人士包括:王天福、楊應雄、蔡鳳雛、王添泉、張晚居、張水義、陳榮華、王石堆、張金福、楊重疊、莊鎮國、張瀚龍、黃聰成、周水土、吳有家等。

在金門縣議員楊應雄的提議下,會中曾以舉手的方式,針對在場的業主做了民意調查;結果,大多數的業主,都認同老街應該重新整修。

陳昆第表示,老街的推動,地主有配合的意願,形成共識,再成立推行委員會,然後爭取縣府支持;要能有計畫的進行,才「有法度」;否則光是一直講,到民國一百年仍然沒有結果。他認為:最好能由文建會全額補助,不行再想辦法。至於產權問題,他說:金門已有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勵條例可以解套。

在座談會中,王天福、張金福、黃蘇源、楊應雄、葉國清都提出了一些看法。

黃蘇源建議先對老街進行歷史溯源,因為老街曾有宋代錢幣出土(民國五十八年,萬安堂前曾掘出三千多個銅錢,包括漢文帝時的五銖錢、梁武帝時的稚泉通寶、唐高祖時的開元通寶、宋代十四個皇帝的四十四種錢幣)。黃蘇源還建議先清理老街中的雜樹和藤蔓。

張金福建議推動委員會的名稱要直接使用老街重建等字樣,不要與一般的發展委員會相混,也不要稱為「小組」,免得格局太小,地方首長、民代、熱心人士、社團負責人、專業人士、業主,都應該參加。組織要報到依法核准成立才妥。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836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