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太武山上論英雄秦孝儀細說當年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5-10-03
昨日上午九時,包括謝宜璋、議會機要秘書張光海、秘書薛芳盛等人親自陪著秦孝儀與王度登上太武山,由於高齡八十五歲的秦孝儀無法步行上山,為了完成他想再看看毋忘在莒勒石的願望,謝宜璋特別相請金指部協助,驅車上山。
秦孝儀表示,上次來金門是民國四十一年,當時是陪蔣公到金門來視察,至今已經有將近五十多年,他回憶起當年跟隨在蔣公身旁的日子,仍然是感觸良多,他說,毋忘在莒勒石是先總統蔣公於一九五二年五月題字,而後經戰地司令官委請石匠銷刻於石壁上,揭示二千多年前齊國大夫田單,以莒和即墨雙城復國的歷史故事,勉勵國人效法前賢,建設臺澎金馬,達成反攻復國使命。不久胡璉司令官興建莒光樓英雄館,也依此典故命名「莒光樓」,兩者都有鼓舞軍民士氣的功能,使金門之名遠播國際,也使這兩處紀念物成為金門的地標。
這塊勒石刻高十數米,勒石完成之初,許多人不識 「毋忘在莒」為何義,一九五九年,才由他秦孝儀撰寫一篇「毋忘在莒本義」,刻成石碑,銷在勒石左下方,敘述田單以雙城復國的故事,闡釋毋忘在莒的歷史典故。
王度也說,多年來與秦孝儀相談,總聽他提起,有機會想要再來金門看看自己當年所刻的石碑,於是趁他此次來金門參加「金門古今刀劍展」開幕,他特別請謝議長幫忙圓夢。
重回五十年前的舊地,秦孝儀也相當開心,並在家人的陪同下,拍了不少紀念照。
此外,秦孝儀也巧遇不少「粉絲」,原來是有五位從美國與南非趕回來參加倒扁活動的華僑,趁著假日來金門一遊,在得知是秦孝儀本尊後,大家爭相跟他合影留念,並直呼是此行意外的收穫。
王度也提到四十多年前,他首次來到太武山,當時整座山是光禿的一片,沒有其他樹木,這幾年在軍方與縣府的悉心照料下,太武山越來越美,也越發有靈氣。
話鋒一轉,王度說,他一生最崇拜的是國父跟蔣公,最羨慕的就是乾隆皇跟秦孝儀,因為秦老當了十八年的故宮博物院院長,看過無數珍寶,是相當有福氣的人。
謝宜璋也說,王度與秦孝儀兩人都是金門的好朋友,希望他們有機會可以多來金門走走看看,欣賞金門的好山好水。
秦孝儀追隨先總統蔣公二十五年,曾任蔣公第一機要秘書,歷任國民黨黨史會主任委員、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由於文采煥發,人文素養豐厚,二十四歲即獲蔣公擢用,任國民黨中央黨部議事秘書;爾後一路獲得提拔,將建國大印從大陸帶到台灣,並擔任其身邊的侍從秘書,成為「口含天憲」的要人,外界咸以蔣公「文膽」譽之,而蔣公遺囑亦出自其手。秦孝儀以書法見稱於世,並以篆籀古文名家,溯源先秦古籀,取法方整漢隸,博古創新,自創風格獨具的「秦體」。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