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2012兩岸水資源論壇〉廈門承諾供水金門每噸1元人民幣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101-09-19
由金門縣愛護水資源協會執行的「兩岸水資源利用與保育論壇」,邀集兩岸學者專家共襄盛舉。大陸由廈門市政府園林局黨組書記陳慶兒帶隊,成員包括,市政公用協會理事長張益河、水利局黨組副書記郭小清、市政公用協會副理事長張友慶、市政園林局處長謝志金、海洋局處長林懷遠、水務集團黨委書記張水木以及南京東南大學教授秦慶東、鄭兆輝、孟軍等21人;台灣部份,由水利署本部副總工程司謝政道帶領保育組長王藝峰、簡任正工程司郭俊禎、北水局副局長簡昭群、第一河川局長顏嚴光、第二河川局長劉駿明、第六河川局長何建旺、第七河川局長吳金水、第八河川局長蔡宗憲、水源特局長陳肇成、工研院陳仁宗、王先登、文化大學教授盧光輝等40人;金門由縣長李沃士領軍,成員包括,縣府工務局長許鴻志、自來水廠廠長王登緯、副廠長翁文貴、金門愛護水資源協會榮譽理事長張雲羽、理事長張國土、總幹事楊廷標以及理監事;金大校長李金振也率該校教授分享金大推動節約用水的成效。金門縣議員陳滄江也參與活動。
上午九時舉行開幕儀式,縣長李沃士歡迎兩岸學者專家一起來關心水資源利用與保育的問題。李縣長表示,水資源對於金門是項艱困的工作,金門無高山,也沒有天然水庫,只有在平坦地面上的人工水庫,加上金門地區農作的需要,也沒有水資源保護區,水流經處的兩旁都是農田,流到末端的水質處理就很辛苦。
李縣長表示,水源是金門島嶼關鍵的物資,不僅攸關民生飲用,也關係金門建設發展。李縣長說,金門地下水用量大,縣府正積極找水源,加速地下水源填補或尋找更深層地下水層,以因應遽增的用水量。
李縣長表示,金門也思考和大陸泉州、廈門合作,直接從大陸引水,經歷過一段長時間的努力,受到廈門朋友的支持,連水管都架設好,因涉及高層的決策,還在努力當中。李縣長期待在兩岸更緩和的關係下,早日實現大陸引水,來補充金門發展所需的用水量。
水利署副總工程司謝政道表示,台灣地區水資源(降雨量)年平均為2500毫米,大陸年平均大概840毫米左右,廈門市1400毫米左右,從數據顯示好像台灣雨水較豐沛,但是台灣人口密度高又密,相對的是較缺水的地區,水利署努力推動水資源開發和建設,更重視的是水資源的保育和管理,還有節水相關的措施,專家學者在論壇的意見,可做為推動台灣地區水資源保育與節水措施的參考。
謝政道也舉廈門推動一江三庫集中式飲用水源的綜合治理工作,對於台灣的水源保育有很大的參考。他說,廈門最近也要劃設飲用水的水源保護區,而且又要分一級及二級的管理,台灣也有劃設飲用水的保護區,只是沒有分級做管理,可作為台灣學習的經驗。
大陸廈門市政府園林局黨組書記陳慶兒說明廈門市府對引水金門的準備工作,她表示,廈門市府建水庫,每天供水量270萬噸,廈門需水量120萬噸,有剩餘水量確保對金門供水;廈門也有豐富的海底水管海上施工技術經驗;大陸福建省政府也在加強九龍江沿岸水污染防治。總之,金門引水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陳慶兒說,廈門市政府承諾供應金門的原水與供應廈門企業的價格相同,每噸1元人民幣。
縣議員陳滄江表示,今年7月參加金門縣政府與議會參訪團參訪大陸福建水源利用,兩岸水資源往來是普世價值,應趕快完成兩岸引水。
金大校長李金振歡迎兩岸學者專家到金大交換水資源利用與保育,他說,台灣中央大學、大陸南京大學以及台灣新竹清華大學、大陸北京清華大學,同根同源,相繼選擇金門大學作為交流站,下個月,兩岸的師範大學也要到金門交流,他希望透由兩岸水利專家的交流,讓水資源開發和利用更具績效。
首日論壇,水利署說明台灣地區推動節約用水成效;廈門市公用協會說明廈門市水資源利用及保護情況概要;金門縣自來水廠說明金門地區推動節約用水成效;南京東南大學與金門大學提出初期雨水汞含量及型態分析、金大推動節約用水績效、結合景觀塑造的水循環淨化系統│以金門酒廠為例;台灣雨水利用協會分享雨水貯集系統之都市減洪應用;金門愛護水資源協會分享水庫集水區監測3D量測技術之應用-以曾文水庫為例。
今日續安排觀摩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及中水利用、觀摩金門海水淡化廠、觀摩金沙溼地及中水再利用、金大節水設施及成效、擎天污水處理廠及中水利用、金沙水庫保育措施。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