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金門自大陸引水只欠中央政策支持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101-07-18
金門縣參訪團日昨赴大陸泉州及廈門考察水資源建設,並針對大陸水資源開發、經營管理、水源保育與水質處理等議題,相互研討交流,期對金門地區水資源的永續經營利用與水質改善有所裨益。
  為改善金門地區水資源短缺及地表水源水質不佳等問題,金門縣議會第五屆第五次定期會提案請縣府組團赴大陸地區實地考察水資源建設及大陸引水計畫之水源與路線。
  此次考察行程,係由縣議員陳滄江提案,參加議員包括謝東龍、蔡春生、楊永立、林金量及周子傑等人,由縣長李沃士率縣府機要秘書鄭志傑、工務局長許鴻志、課長關嘉榮及自來水廠副廠長翁文貴等一行十五人,於七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前往大陸泉州及廈門,瞭解大陸引水計畫推動情形,並針對大陸水資源開發、經營管理、水源保育與水質處理等議題,相互研討交流。
  七月十一日,參訪團首先前往泉州市拜會泉州市人民政府及福建省水利廳等單位,考察山美水庫與金雞攔河閘等水資源建設,並聽取福建省水利廳科技外經處處長卞宏達及管理處的說明,了解泉州晉江引水計畫之推動情形,及水資源之經營管理模式、水污染防制與保育等工作,雙方亦進行經驗交流與討論。
  工務局長許鴻志首先指出,從山美水庫至未來向金門供水之下游龍湖水庫綿延數十公里,且多為開放式明渠,近年大陸工業及經濟發展快速,陸方如何有效加強水質之污染防制及保育工作很重要。陸方表示,山美水庫週邊劃設水質保護區將所有畜牧業予以搬遷,流域範圍內人口密集及工商發展區辦理污水截流及接管工作。每年水庫內放養三百萬尾魚苗並全面清除箱網養殖,河道兩側一定範圍內進行全面管制,並採取下游補償上游機制推動集水區保育及管制。且為隨時監控水質,全流域範圍共設置六個全自動水質監測站,即時提供數據,即時作為水質應變之改善策略與方案,以確保下游地區供水水質安全,目前山美水庫水質標準符合城鎮居民飲用水Ⅱ│Ⅲ標準。
  縣長李沃士接著表示,金門受限於地理環境,湖庫小、淺又不流動,陽光一照即藻類繁生,造成水庫原水水質超優養,水質不好處理。所以金門縣自來水有超過一半以上是以抽取地下水供水,現在也面臨地下水超抽的情況,必須加以正視及處理。
  李縣長指出,目前金門縣自來水廠已委外完成海域環境調查、鑽探及合約草案之擬訂,隨著兩岸愈加的開放與互信的提升,相信未來在我方中央政策的支持及同意下,即可馬上進入實質的合作階段。縣長李沃士並表示大陸引水計畫,不涉及政治,乃是民生經濟發展的課題,如果有機會,也希望陸方可以協助在兩岸海基與海協會兩會會商時,納入成為一個議題來協商。
  而此次參訪之山美水庫為福建省四大江之一的晉江支流東溪中游,是福建省水利廳管轄庫容最大的水庫,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總庫容六點五五億噸,相應庫容四點七二億噸。山美水庫被譽為「泉州人民的生命庫」和「泉州的生態調節器」,一方面是水庫保證生活和農田灌溉的用水需求,支撐泉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承擔防洪調度重要任務,保謢下游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考察次日七月十二日,上午拜會廈門市人民政府等單位,受到廈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燦民等人的熱烈歡迎。縣長李沃士表示,本次參訪目的,主要為想瞭解陸方水資源開發與經營管理模式,以做為未來金門水資源永續經營之參考。
  另林金量等議員及縣府工務局課長關嘉榮亦針對地區湖庫小、淺、不流動,易滋生藻類,水質超優養與地下水超抽,及污水處理回收再利用、海水淡化及水污染防制與保育等議題提出意見交流討論。
  拜會時廈門市副市長張燦民認為,廈門市政府對金門淡水資源匱乏的問題一直高度重視,並積極運作。目前廈門已經完成了向金門供水方案的前期準備工作。近年來,廈門不斷加大水源工程的建設力度和飲用水源的保護力度,能夠保證向金門供水的水質和水量。大陸向金門供水,不論最終選取哪種方案,廈門都樂觀其成,並會予以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同時目前廈門市亦刻正推動海水淡化,預計到2020年可供水達每日五萬噸。尤其海水淡化的關鍵技術已獲得突破並通過檢定,屆時廈門市將成為海峽西岸海水淡化利用之示範城市。
  縣長李沃士並表示,金門現在地下水已超抽,海水淡化成本又太高,以金門縣境內現階段之水資源設施,無法提供未來發展所需。此行是跟者金門的議員來考察大陸供水的方案,並對廈門的自來水設施及水質進行了解,也希望廈門的水利專家能來金交流,提供水質處理的相關經驗。
  參訪團離開廈門市政府之後,隨即觀摩廈門篔簹污水廠,下午則考察阪頭、石兜水庫與翔安水廠等建設,瞭解目前廈門水資源開發及供水現況。阪頭水庫是廈門最大的水庫,位於集美後溪鎮的阪頭水庫,為阪頭與石兜水庫的統稱,正常庫容為6,143萬m3。本次考察時阪頭水庫上游考察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引水隧洞C3標段的龍津溪隧洞工程刻正施工中,因廈門市供水系統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原水依賴九龍江北溪引水,廈門為提高供水彈性及安全,因此建設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位於九龍江北溪支流龍津溪之中上游,水質優良,主要由上存水庫與尚吉水電站等組成。其中上存大壩總庫容為一點二三億立方米。整體工程計畫在一百零四年完成工程建設和居民搬遷,工程總投資約為人民幣十二點三八億元,一百零五年四月份汛期時進行蓄水運轉,未來每年平均可向廈門供水約二億噸,對廈門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考察阪頭水庫之後又前往翔安水廠參觀,瞭解大陸自來水處理之技術與經驗,翔安水廠是在九十七年正式營運供水,目前操作的一期工程規模為六萬噸/日,但翔安區用水已達五萬噸/日以上,未來恐有供水不足的問題,因此,目前已規劃再擴建二期工程六萬噸/日,遠期規模則達四十萬噸/日,以因應用水所需。
  而本次參訪,金門參訪團在陸方相關單位協助下圓滿結束,對於此行參訪議員均表示,不但充分瞭解陸方對於引水計畫之努力與決心,更感佩陸方推動與努力的精神,在早期受限於兩岸政治之影響,還能做出如此完整確實的調查成果,實為縣府應積極學習的目標,大家都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出訪。
  而目前大陸引水計畫經經濟部評估後,認為在技術、安全與經濟上均為可行,建議同意推動,遂於九十八年一月二十二日由經濟部將「金門自大陸引水評估報告」陳報行政院審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並於九十八年三月六日召開會議審查,初步結論同意推動增闢為金門地區水源多元化之一環。另行政院秘書長於九十八年七月十日函示:「金門地區供水問題之解決,除自大陸引水外,其他方案(如新加坡等缺水國家或地區所採解決辦法)亦應加以考慮。」。
  因本計畫兩岸雙方歷經十多年之努力,突破兩岸政治瓶頸,已完成相關規劃、海域環境調查、鑽探、合約草案擬訂與協商議案等先期作業,後續將再積極爭取中央政策同意,以期早日完成大陸引水計畫,徹底解決金門地區民眾長期以來之基本民生用水問題。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202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