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教育局文化局業務報告議員關心金門大學島建構等議題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100-06-08
縣議會定期會議程昨日上午九時許準時開議,所進行的議程為縣府教育局、文化局的業務報告,由議長王再生主持,縣府主任秘書盧志輝率文化局長李錫隆、教育局長李再杭及所屬的各課課長到場列席,針對議員所提出的問題答詢。
議員楊應雄詢問,目前金門推展大學島的進度為何,是否有很多學校來接觸,但據他瞭解,目前樹德科技想在開瑄國小的後方建校,還有其他學校也都另有打算,他認為縣府應該要全方位來規劃,朝向資源整合,讓各校可以集中在某區來發展,如此縣府提供公共設施等,都會比較完善。
楊應雄提及,縣府要將原來的孔廟預定地規劃成國際學舍,他認為,不見得合適,因為金門要走上大學島,孔廟有其精神指標的意義,要發展大學島,孔廟更有其必要性,且孔廟已經規劃了一階段,縣府應該要廣納社會意見後,在作出慎重的決定。
楊應雄說,烈嶼鄉的幼託服務已經延伸到三歲,大金門的執行情況為何?
李再杭回應,烈嶼鄉的幼託服務是烈嶼鄉公所自己辦,目前全國都還沒執行,因為要等立法院通過法令,教育局接獲教育部通知,才會正式來做,目前他們已經著手在準備教室。
楊應雄建議,以縣府的財政,其實地區可以自己先來做幼託整合,他說,很多年輕人跟他反映,收入不多,想送孩子上公立托兒所,節省開支,他要求教育局應該加快速度儘速來辦理。
楊應雄也提及,一百年度縣府補貼金門大學9300萬元的經費,他認為該校除了提升師資、設備外,應該也要盡一些社會責任,對提升地方,做一些適度的回饋,像充實乙級烘焙設備,協助輔導民眾考取證照等。
林金量提到,烈嶼比廈門的鼓浪嶼還大幾倍,鼓浪嶼上面有好多所大學,烈嶼地區目前都沒有,希望教育局在大學島計畫的執行時,不要忘了烈嶼地區,能多給予關心,也設置幾所大學。
金門是外島、烈嶼就是離島!林金量指出,烈嶼地區師資的穩定性還是不夠,很多符合資格的老師,教沒多久就要走,但其實烈嶼從事教育資格的人員很多,建議教育局能就地取才,一有空缺,若烈嶼地區的鄉親符合資格者,應優先任用,如此穩定性才會比較高。他也要求,現在學校老師的課業與行政工作都重,希望教育局可以多體恤他們,往後同質性的研習,不要強制老師參加,應該盡量避免,以減少他們的負擔。林金量也建議,母語教學化,應該讓孩子自行參加,不要硬性規定。
蔡水游詢問,教育資源整併目前是否有在推動,他說小校有優點也有缺點,小學校的競爭力比大學校差很多,希望縣府能多多關心,研究如何來辦理。此外,有鑑於瘦肉精等食材安全風暴不時傳出,他也要求教育局跟各學校來宣導,學校的營養午餐,要多採用本地的食材;學校的營養午餐,現在一餐補助為三十二元,蔡水游認為,現在物價都在漲,既然要辦,就要辦好一些,建議應該要調高補助的金額。
蔡水游也說,地區推動大學島,其實很多的廢棄營區可以極力來爭取,像士校等地,拓大面積,所剩的兵力不到數十人,縣府應該可以跟國防部來力爭,將土地要回來。
林金量指出,金城幼稚園的學生人數多,又沒有專責的總務主任,而是由園內老師兼任,他認為老師的課業繁重,很難兼顧,建議該校應該單獨設一個總務缺。
許玉昭提及,外配在金門的人數持續成長,很多外配的媽媽都看不懂學校教材,以致孩子只能去補習班學習,她建議,教育局推動的月光天使點燈計畫,應該也要著重在外配區塊。
有關教育資源的整合,許玉昭也認為,相當重要,不要讓金門子弟輸在競爭力,她說,這部份台中市採用雲端科技來解決此問題,縣府可以多參考各縣市的作法;許玉昭建議,閩南語教材的修編,應該加強本土、鄉土教育,讓孩子學習正統的金門話。
許玉昭指出,金門的校園霸凌問題,聽說很嚴重,建議教育局要加強巡察校園各角落,減少事件的發生。
陳滄江也認為,教育局要多正視校園霸凌的問題,並加強宣導,研究是否哪個環節的管理出了問題。
陳滄江詢問,銘傳來金門建校已經說了很多年,進度如何?他要求教育局要多關切。
陳滄江指出,縣府要建立大學島的立意很好,但應該要管控好土地,以防止有大學以設校為名義,來取得土地。
有關英語的教育的進修,陳滄江也要求,教育局要多關心弱勢家庭,並給予他們更多的協助,讓他們受教育的機會是均等。地區很多老舊校舍亟需改建,陳滄江也要求,教育局應該要向教育部要經費來補強。
針對旅台或僑居國外的二、三代子弟返鄉尋根活動,陳滄江認為,這項活動很具有意義,教育局應該編列預算來加強執行。單項體育的得獎補助,陳滄江也質詢,是否出現有些項目比較強勢、有些弱勢,經費補助就有差別,陳滄江要求,任何體育的單項活動,都應該要平等的去對待他們,不應該分大小「漢」。
針對文化局的業務部分,陳滄江表示,金門和馬祖在81年11月7日才解嚴,比台灣晚5年,戒嚴和戰地政務對金馬發展影響深遠,他建議應將11月7日訂定為金馬解嚴紀念日,而明年解嚴二十週年,也要籌辦一些盛大的紀念活動,他也建議,應將這段解嚴前後的歲月,比照落番,拍攝影片,讓民眾更清楚,並設置金門戰地36紀念館,紀念金馬戒嚴的日子。
陳滄江直言,有關金門傳統文化的出版品已經有很多,反而是包括高甲戲、東洲鑼鼓等屬於金門的傳統戲曲文化,隨著日子久遠,逐漸失傳,他要求文化局編列預算來保存,讓金門的在地文化可以傳承下來。
李錫隆表示,傳統技藝的教學是很好,但有人想學嗎?他們之前曾經有想辦,但考量找不到人想學。對此,陳滄江表示,只要文化局協助,他負責找金大學生組社團來學習,大家一起深耕金門在地文化,讓它發光發熱。
周子傑表示,文化是要再教育,要求文化局應該去作突破研究,告訴世人我們所擁有的珍貴文史,他要求,很多珍貴的點滴都可以拍成影片,並將靜動態影像相結合展示,讓民眾更瞭解。林孫全則要求文化局針對明遺老街的規劃要更用心,讓老街有全新的風貌。
許玉昭指出,很多的碩博士論文都有研究金門,文化局應該持續編列經費來補助,因為這些都是金門的學術精髓,很有參考價值,應該要繼續來補助,補助不應該喊卡。她也建議文化局要全面的來徵求創作跟金門有關的歌曲,透過朗朗上口的歌曲來行銷金門。
許玉昭也要求,文化局舉辦活動要貼近本土,並跟金門有關,朝向有創意、創新的方向;並扶持電音三太子或是舞龍舞獅,延伸傳統技藝;很多學校的鑼鼓隊表演服裝都很老舊,他建議文化局應該多給予關心,編列預算來補助購買。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