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苦民所苦縣議員改善水質提案獲善意回應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9-01-06
無預警停水造成民眾生活不便,自來水水質不良,應儘速進行老舊管線,並補貼用戶損害等等,民眾的苦,縣議員知道,也曾議會會期內提案要求水廠重視與改善,並獲得善意的回應。 
 
議員洪麗萍、許華玉、蔡水游、李誠智、李麗貌、楊永立等人曾於第七屆定期會提案「為改善地區自來水水質,請儘速針對水質不良地區之老舊管線先行汰換,並研擬補貼因水質不良,所造成民眾用水之損害。」,獲得水廠的重視。

洪麗萍等六位議員在提案中提及,現烈嶼地區經常無預警停水,造成民眾生活遭受影響。且水質常呈現灰褐色,除會造成皮膚過敏,無法食用外,只能沖洗浴廁。縣府應針對經常停水,及水質無法改善地區,研擬補貼或減免水費。

水廠在答覆議員所提之問題時指出,有關加速辦理降低自來水漏水率及穩定供水計畫(金門地區)方面,中央自98-100年每年預定補助5千萬元,四年合計2億元,辦理金門地區老舊管線汰換及相關穩定供水之工程,去(98)年度之工作項目,包括:金寧鄉盤山村污水工程汰換自來水管線工程、金寧鄉湖下、后湖地區管網改善工程、金沙鎮西園自來水管線汰換工程、烈嶼鄉后頭及湖下自來水管線汰換工程、金門縣烈嶼鄉上庫、楊厝自來水管線汰換工程及金門地區98及99年度自來水管網改善等6項工程,後續依各分項工程之預定期程積極趕辦。另外其他年度委託其他單位辦理新設或汰換工程包括「烈嶼鄉中墩后井自來水管線汰換工程」、「金湖鎮下湖及溪邊自來水管線汰換工程」、「金沙鎮汶沙里自來水管線汰換工程」、「金門縣金湖市港區段徵收自來水管線埋設工程」、「烈嶼鄉上林自來水管線汰換工程(自來水配合工程」、「烈嶼鄉后頭及湖下自來水管線汰換工程」等工程,水廠已積極辦理汰換老舊管線,其目的是使漏水率降低及穩定供水水質。 
 
至於烈嶼地區時常無預警停水,水廠表示,這些狀況皆與當地社區整建施工頻繁造成管線受怪手挖損有關,該廠不得已須於修復期間予用戶短暫停水,並儘快復原供水。此些問題亦緣於施工廠商開挖時未能與水廠事先會勘線位置或怪手駕駛人員未能謹慎作業有關,各工程單位可加強督導其施工廠商,以共同防範。 
 
關於水質呈現灰褐色之問題,水廠指出,係與地區湖庫原水及地下水原水之水質有關,地區湖庫原水優養化嚴重,污染物甚高,目前傳統淨水流程難達淨水目標,前加氯氧化及後加氯消毒之藥量均須提高,以提昇淨水效果,但加氯量提高時易造成輸水管網中之管垢累積,遇停水或水壓變化則管垢易於脫落造成水紅水黃現象。而西半島地下水所含鐵錳過高,加氯消毒後亦有鐵錳氧化物生成造成管垢累積,是造成水紅水黃(褐色)之主因。 
 
水廠也指出,目前使用地面原水之供水區,其水質改善方案惟有增加「高級處理單元」或「增供海淡水」以克服,太湖淨水場已規劃了「高級處理場」,榮湖淨水場亦增加了「後段膜處理單元」之設計,惟因大陸通水政策即將定案,故暫時擱置;而小金門亦已規劃設計完成日產淡水950噸之海水淡化場,進行招標興建,另由「大小金門海底管線」可輸送大金門地下水以補充小金門之供水,水量將逐漸增供中,可改善小金門之水質。至於採用地下井原水之西半島供水地區,已於四個供水站建置除鐵錳設備,預計可逐漸改善管垢累積現象。 
 
水廠也表示,對於東半島及小金門使用湖庫水源之自來水用戶,鑑於水質口感較差,供水品質亦較西半島使用地下水差,該廠已自94年5月1日起實施7折優待,其範圍包含金湖鎮、金沙鎮及烈嶼鄉等三鄉鎮,並在水質未獲改善前以臨時性之「銷貨折讓」方式辦理,家戶每月總水價折讓3折。另有關加水站澎湖地區每公升1元,水廠以5元20公升計費,相較台灣省自來水公司亦為便宜。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245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