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縣議會定期會李縣長作施政報告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8-06-02
李炷烽昨日在報告縣府的施政時表示,馬總統於97年8月24日率行政院劉院長暨相關部會首長蒞金訪視,舉辦金門全方位建設座談會,縣府就當前面臨問題提出簡報,擬具提案八則,建請中央納入總體施政,獲善意回應,交由主管部會列管執行;行政院經建會彙整縣府提案,研擬完成「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已函報行政院核定中。
李縣長表示,「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係建構於區位優勢而規劃產業發展,然中央政府的支持及政策的配合與法規的鬆綁仍為未來整體經濟發展成敗的關鍵因素,縣府定當秉持初衷繼續全力爭取中央政府的支持。
「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攸關本縣未來的整體發展甚鉅,當中有關金門的定位,將分為:(一)發展定位:維護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平衡。(二)區域定位:以金門作為兩岸互信合作的「先行示範區」,共創兩岸雙贏模式。(三)產業定位:以觀光產業為發展軸心,善用金門獨特的優勢、台灣產業與人才基礎及對岸資源,創造金門關鍵競爭力,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金門的發展目標,則是維持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經濟,建設金門成為(一)國際休閒觀光島、(二)教育文化大學島、(三)醫療養生健康島、(四)精緻購物免稅島。
金門整體產業發展策略│以觀光產業為發展軸心:(一)善用對岸資源(包括:基礎建設、觀光客源、醫療需求、教育需求及精品購物需求等)。(二)善用台灣產業及人才優勢(包括:觀光、醫療、教育等產業基礎及專業人才)。(三)創造獨特優勢(例如:兩岸政策試點、軍事文化、免稅天堂等)。(四)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例如:地方特色產業、醫療產業、教育產業、精緻免稅商店等)。
李炷烽強調金門未來發展應與廈門差異化,發揮互補性,廈門扮演工業、商業區,而金門是文教、休閒養生住宅區,廈門提供一般日常生活用品,而金門提供高級免稅國際及台灣精品。達成金門發展目標願景的短、中、長期策略各為:(一)國際休閒觀光島(二)教育文化大學島(三)醫療養生健康島(四)精緻購物免稅島。此外,關於金門地方特色產業及金酒的發展、金門大橋與金廈大橋的評估、金門基礎設施的改善、金門發展法規的修正等議題,在規劃中亦作了相當的分析。
至於,「金廈特區作為兩岸和平試點的可行性及條件」議題,李炷烽則提出,在「擱置爭議,經貿先行」的原則下,提出一些進程上的條件,包括:實現兩地免落地旅遊簽證、對接海西經濟區的基礎建設、積極金廈大橋的肇建、自由貿易港的成型、金廈特區的試行等。
李炷烽也強調,當下的台灣正面臨區域整合威脅,以金廈特區作為兩岸和平試點,既是一種創意、一次歷史使命,更是兩岸圖謀和平與發展的重要機會。
他認為,兩岸的和平不是強求得來的,而是經由務實的踐履,一步一腳印的│水到渠成。以金廈特區作為兩岸的和平試點,絕對是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