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形象圖

議員選區劃分陳滄江建議小選區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8-01-18
有關金門縣第五屆縣議員選舉選區大小之議,近日來在議會引起議員廣泛之關切,坊間也議論不斷,目前在議會沒有任何席次的民進黨金門縣黨部昨日表示,基於民主憲政地方自治之發展,下一屆議員選舉,建議以小選區規劃為宜。

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主任委員陳滄江表示,綜觀世界民主潮流,如日、法、德、英等先進國家,以及目前台灣立法委員選舉,皆以「小選區」來選舉民意代表,所謂「地方民意代表」,縣議會是由各地方推舉民意代表所組成,就是依人口的比例代表某地方的民意進入議會,並爭取地方的最大利益,所以全國各縣市議會皆以鄉鎮或數個鄉鎮為選舉區,並無以全縣為選舉區之例,包括其他離島如澎湖縣及連江縣也是如此。

陳滄江表示,金門第一屆縣議員選舉原與連江縣一樣以鄉鎮為選舉區域,八十三年第一屆議員選舉之後,全國爆發議員選舉買票賄選,選風敗壞嚴重,金門縣為了遏止賄選及提高議員素質,選委會通過以縣為範圍之選區,但實施三屆以來是否真的有助於遏止賄選及議員素質有顯著的提升?則見仁見智。

可能是因為政治實力的問題,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並未在此次議員選區重新畫分被主管單位徵詢意見,但是身為在野黨,陳滄江認為民進黨針對支持縣議員選區縮小應該有公開的論述:

一、議員為代議士,代表基層民意,選區範圍縮小,讓候選人能深入基層了解民意,以理念及服務爭取選票選區範圍縮小,可降低當選門檻,讓清流之士較有當選機會。

二、席次分配合理,責任區域明確,選民可以有效監督,當選人必須盡力服務無可卸責,否則可能被罷免,甚至買票也不見得會再當選。

三、有良性的競爭,可避免「世襲」的寡頭政治,淘汰率高將會使議員因為怕選票流失而更加努力,議員將會因為爭取選區內選民的認同,以及民意的鞭策更積極的投入選民服務。

陳滄江表示,民主改革的道路困難重重,縣議員選舉縮小選區當然有其困難及阻力,但是小選區制是世界的潮流,民主改革的路還是要堅持走下去,我們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光明,民進黨雖然迄今在金門縣議會沒有任何席次,但是還是要支持走對的路,做對的事,那就是第五屆金門縣議員選舉,選舉區改回以鄉鎮為單位的小選舉區制。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313
  • 89348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17號
  • 免付費電話:0800-301-301
  • 電話:(082)327371
  • 傳真:(082)32737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