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輔導農業轉型創造金門農業特色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6-07-17
李炷烽表示,在地球村來臨的時刻,金門農業的發展,必須隨著世潮演變,不論腹地遠近,產品可以朝發夕至。
他表示,金門土壤貧瘠,又缺少雨量,不具備發展農業的基本條件;早年先民為求生存,無中創有,雖然小有成果,卻事倍功半。
金門如果要發展農業,就必須創造本地特色,發展有機農業,還要讓年青快樂回到務農的本行。
近年來,金門縣表揚的模範農民,年紀一年比一年大,有的已經七十五歲了,早已逾越了法定退休的年紀;李炷烽認為這樣的「人生七十才開始」,讓他感到是一種悲哀!
他說:青年無法加入金門農業,金門的農業就沒有前景;此外,以高於國際價格的成本實施小麥和高粱契作,也不合經濟效益,應該力求轉型。他希望胡錫載擔任農試所所長之後,能夠致力於輔導青年務農,輔導農業轉型,創造金門農業的特色。
金門縣議員李沃士表示,金門的農業應該結合觀光,建立自己的特色;有機農業太難,但至少要做到安全農業,這樣就能和大陸的農產品有區隔,成為無可取代的產品,也才能讓農民有好的收入。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