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許燕道:拚觀光拚經濟施政主軸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6-06-15
本期議會定期會總質詢進入第四天議程,昨日議場中,縣議員許燕道提出書面質詢,內容指出,金門觀光旅遊市場,主要分為對台灣和對大陸兩塊。但是,縣府似乎對於大陸市場的開拓較為積極,不過,在人數上的增長卻是有限,且還沒有形成規模。
相對的,以台灣的觀光客來說,據業界統計資料,去年只有十四萬人,和縣府的統計說明數字三十幾萬、四十幾萬人,有明顯差別,數字明顯過於「美化」,相關單位不能把經過金門機場的入境人次打個折,就當做是「入境觀光旅遊人次」,因為,其中還包括過境中轉和鄉親交通往返的比例。
許燕道也於書面資料中提及,金門對台灣客源市場的開拓每況愈下,一年不如一年。最主要因素是縣府沒有打造出「新的觀光賣點」,連續十幾年來,一直探討的課題「希望縣府開發金門觀光產品中最缺乏的『夜間觀光資源』至今都沒有看到,又該如何吸引觀光客停留的時間,因此,也不能把責任推給業者。許燕道也請縣府就「關於現今觀光問題,到底目前縣府對大陸及台灣客源市場的拓展碰到什麼難題」,以及「現在和未來,有沒有什麼解決之道,以及具體的辦法和策略,可以來興金門的觀光業,協助業者一起創造金門觀光市場的大餅」做說明。另外,在書面中,許燕道也指出,全世界的政府都在拚經濟,縣府有那些方案可以幫人民「賺錢」;商家的生意政府知道嗎,有無方案讓人民好「賺吃」。台商每年從金門到大陸有幾拾萬人次,政府對於此一優勢有無思考,如何留住他們,而不是讓台商經過金門,撒泡尿、拍拍屁股就走人。
許燕道也於書面中提及,工商策進會成立,對金門經濟的發展有用心經營嗎,以及政府規劃的BOT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舉例言,養牛是金門傳統產業,民間飼養技術比本科的博士所謂的專家還要高明,又有免費的酒糟當飼料,生產成本大幅降低,農民都期待政府帶動這個產業的發展,而金門要發展養牛產業這是幫人民賺錢的好方案。
在政府要做的兩個項目,其中,牛隻進口檢疫場的檢疫設備,預算已經通過了,應趕快執行,另外,活體牛銷台,得由農委會決定,但肉品銷台部份,需要設置屠宰場,預算也通過了,何時可以完成?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