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前水頭社區舉辦母親節進香祈福活動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6-05-13
「母親快樂,父親也要快樂」,縣議員許華玉笑著如是說,因此,在母親節前夕,與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於昨日舉辦母親節進香祈福活動,而且,還要求母親們必需帶著「牽手」父親出門參加,共有一百五十多人快樂參與。
金門國家公園處長黃文卿、金城鎮長蔡輝詩、氣象站主任鄭俊岳等人也都到場同歡。老父親、老母親分別前往料羅媽祖公園、田浦東嶽廟、六甲鶯山廟進香,還到林務所參觀,中午則到國慶飯店聚餐,許華玉特別致贈母親們胸花,向大家祝賀佳節快樂。
許華玉表示,以前父親節時,社區似乎都忘了為父親們辦慶祝活動,因此,今年在舉辦活動慶祝母親節時,特別將默默付出的父親,也列為邀請的對象之一,讓很少一起出門的老母親、老父親,手牽手,去郊遊。也藉此機會提醒為人子女及社會大眾,為母親賀節,也不要冷落了父親。
母親父親手牽手,首站進香到料羅!
首站到料羅的媽祖公園,許華玉等陪同人員一一為參加的母親、父親們介紹景點,說明景點故事。
許華玉表示,媽祖公園週邊景觀,包括活動廣場、海濱串連步道、黑卵石健康步道、觀景亭、生態教學區、媽祖藝文史蹟介紹等,為東半島一新的休閒旅遊點。安坐於金門媽祖公園內的媽祖石雕像,為湄州媽祖廟所捐贈,是繼台灣北港朝天宮媽祖石雕像後,第二尊由媽祖祖廟所贈送媽祖石雕像。
媽祖聖像材質為優質白色花崗岩,形狀與湄州祖廟山上的巨型媽祖石雕像一樣,像高為九點九米,取媽祖九月九日羽化升天之意;基座高度三點二三米,則取媽祖農曆三月廿三降生之意;媽祖像是由十二層、九十九塊白色花崗石組成,總重量達一百五十噸。
料羅媽祖像的后冠上有九串冕旒,每一串有十二個石珠,一共是一百零八顆。后冠上雕有鳳凰,袍服上刻有龍紋,手持一柄如意,表示萬事順心,聖像慈眉善目,眷顧眾生。聽著聽著,有人便當場雙手合十,膜拜起來,對著聳立的媽祖聖像,默默祈禱。
料羅的媽祖石雕是由莆田工藝美術師朱伯英設計,指揮旗下的匠師協力打造,費時約一年,係根據湄洲媽祖原有的雕像刻成,仿宋代衣冠。
媽祖原名林默娘,為湄州島人,是東南沿海的海上守護神,于宋建隆元年(960)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於湄州,宋太宗雍熙四年(987)農曆九月初九日羽化升天,享年二十八歲。昇天後,人們為了紀念她,在湄州島上昇化的頂峰建廟奉祀,成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媽祖廟,故有「祖廟」之稱。
位於金沙鎮田浦的「東嶽廟」又稱「泰山廟」、「東嶽泰山廟」,主神是「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因為地勢高,風大、冬寒是此廟的特色之一。
金門有東、西、南、北、中五嶽廟,除了東嶽廟外,西嶽廟,位於金沙鎮田墩村,也稱「頂宮」,主神是「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南嶽廟,即金城鎮金門城村古地城隍廟,主神是「城隍爺」;北嶽廟,位於金沙鎮山西村,主神是「北嶽恒山安天玄聖大帝」;中嶽廟,係金城鎮西門里浯島城隍廟,主神是「城隍爺」。至於位於金沙鎮浦山村,俗稱「六甲西宮」的鶯山廟,為金門的古名寺之一。約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背山面海,以位於飛鶯逐雞的好風水而出名,崇祀唐朝羅國公的世子羅通(羅舍人)。
六甲鶯山廟為劉澳、浦邊、呂庴、后宅、長福里、洋山等六境鄉親共同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初九為羅舍人的聖誕,建廟以來,每年均由六甲鄉親合力辦理遶境巡安酬神。當地長老指出,鶯山廟之所以稱為鶯山廟,乃其地形為一鶯穴,故以命名,被民眾稱為舍人公的羅通,於唐朝時北征殉國,被詔封護國舍人,成仙後南巡,看見此處的鶯穴地形,有感於位置十分好而停留於此。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