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圖
謝宜璋:民眾土地問題可尋求法律整合服務
-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 新聞日期:95-05-11
法律扶助基金會金門分會會長林永頌昨日上午十一時許,來到縣議會拜會,一行人包括有:律師謝幸伶、劉彥詮、李秉宏律師、專員李有忠、陳采邑、張淑梅。
林永頌表示,為落實憲法上所保障人民之訴訟權及平等權,立法院通過法律扶助法並由司法院提撥預算成立「法律扶助基金會」,提供弱勢民眾法律諮詢、撰狀,及調解之協助外,更指派律師代理訴訟,達成保護弱勢民眾,維護其應有權益。
而法律扶助基金會金門分會自去年七月一日開始服務,至4月底已經十個月,累計受理案件共254件,其中法律諮詢案件共149件,申請法律扶助案件105件,准予扶助案件(基金會免費派律師服務)共60件,准予扶助比例約佔百分之60,顯見法律扶助基金會對金門地區民眾的法律協助,確實能提供一定的服務。
對於他們的付出,謝宜璋也代表民眾表示感謝,謝宜璋表示,金門沒有第一線的律師,很多都是被偵訊後,才開始找律師,但已經為時已晚,判決更是聽天由命,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法律是有錢人的玩意,但是在法扶會的成立後,地區百姓不再求助無門,所以對他們的服務很「感心(台語)」。謝宜璋也承諾,未來願意居中來協調,針對民眾關注的佔用民地部分,與民眾站在一起,請法扶會來打官司,不要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而議會也希望可以跟法扶會合作,為百姓來服務,在法律專才與議會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尋求法律服務的整合。
林永頌表示,其實就他們瞭解,金門土地爭議問題相當多,可是在他們接觸的二百多件案件中,土地案件申請僅有四件,比例相當少,他們也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推究原因,可能有二個,其一是人民已經對爭取訴訟失望,再來可能是經濟門檻的因素。
林永頌也說明,目前法律扶助基金會法律扶助案件的類型,包括:民事、刑事及行政事件,針對金門地區特殊案件類型如土地糾紛、土地所有權問題、安輔條例衍生相關問題、偷渡及走私等案件,亦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鄉親們若有法律方面的問題,可把握此次與律師面對面諮詢的機會。他指出,「沒錢也能打官司」是法律扶助基金會一直標榜的口號,基金會更是弱勢者在法律面前尋求法律平權的維護者。法律扶助基金會對需要專業性法律幫助而又無力負擔訴訟費用及律師報酬之民眾,提供制度性之援助,以維護其憲法所保障之訴訟權及平等權等基本人權。並透過法律扶助工作之歷程,企盼能讓需要申請法律扶助之人能獲得真正的法律正義。
林永頌也提到,基金會對於金門地區長期以來因土地權益所衍生的問題,一直想盡最大的努力,從法律面來幫助權益受損民眾解決問題,但基金會得依個案做資力審查,而金門鄉親的經濟能力普遍比台省地區較好,因此因資力不合格而遭駁回的案件偏多,一直無法有效的取得太多典型有關民眾與軍方或政府的土地糾紛案件,這點基金會會再尋求其他的解決之道。
法律扶助基金會金門分會這次到金門服務的時間共有兩日,除昨日外,今日下午一時將在金寧鄉公所會議室,民眾若有任何法律上的問題,可前往服務的現場,由台北的律師現場提供法律服務。
- 單位:金門縣議會
- 最後異動日期:108-04-10
- 點閱次數:2069